泡面头、黑框眼镜、故作呆滞的眼神,他在台上唱着“我百米冲刺想吸引你目光 只是我跑得太快了 快到你看不到我”。魔性洗脑神曲唱出的爱一个人好难,以出其不意的梗引发全场数次爆笑。他是CY,这段表演让他拿到第二季《脱口秀大会》当期的“爆梗王”。
CY是土生土长的汕头人,金中毕业考入暨南大学中医专业,这样的学霸人设没有被经营起来,他反而走上喜剧之路。“逗笑别人比治病更加有魅力。好吧,其实是个学渣,不去从医才是救人。”说罢,CY哈哈大笑,原来这才是真相。
开始对表演产生兴趣是大学期间,当时CY活跃在话剧社团,还经常跟着导演系的同学拍短片,这些活动对他来说是新奇有趣的体验。大学毕业后,CY开始做搞笑短视频,所以也会看喜剧综艺。每期不落隔屏看《吐槽大会》的他,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出现在节目里吐槽自己吐槽别人。
“看到别人讲脱口秀,我觉得我也应该能行吧,好笑的梗我也写得出来啊。”满怀信心的CY终于在2017年6月找到了广州一个脱口秀俱乐部的开放麦演出机会。第一次的表演主题是在调侃自己的外貌,一篇自认为“挺好笑”的稿子讲完后,全场陷入尴尬的安静,初次体验就这样完全冷场,CY很受打击。
但青春嘛,哪会那么容易就放弃。CY开始频繁演出,磨表演磨段子。讲了一两个月,效果慢慢出来了,CY也开始对自己重拾信心了。2018年3月,CY参加了笑果公司的脱口秀训练营,以第二名的身份签约笑果,很多人看好他。但见识过人外有人之后,CY对脱口秀这个行业开始有所敬畏。当全职脱口秀演员不容易,创作的内容不能是肤浅的搞笑,而是要在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文本的审美,同时还必须懂得如何进行合理预期。
这一切都是需要一边实战一边总结摸索的。段子好不好笑,表演节奏好不好,都是很直接就能在观众的反馈中得到答案的。CY记得有一次在北京演出,讲完稿子,底下有观众直摇头,主持人问观众好不好笑,观众很直接:“一句都听不懂,完全不好笑。”失落肯定是会的,但CY也懂得调节心态了,表演失败就是失败,找出问题再去解决才靠谱。“平时的开放麦演出就是练新段子的好机会,脱口秀这种东西,不是自己觉得行就行,关键还是看观众乐不乐意接受。”CY就是在一次次的演练中让自己讲得好一点,再更好一点。
在第二季的《脱口秀大会》里,CY有两个上台演出的机会。在主题是《爱一个人好难》的那期节目里,CY和搭档王勉以音乐脱口秀的表演获得全场最高票,票数公布后,CY的第一反应是“太超出预期了”!他只觉得不会太差,但没想到那么好。
这期内容其实从第一期就拿来参赛了,但直到第六期才被选上。谈到歌曲和内容的创作,CY说大概用了三四天时间,中间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和王勉都在不断完善段子细节,然后一次次拿到开放麦练习,力图做到最好。“我们从写出来到上台,演的版本没有一次是一样的。每一次都会在上台之前再改一点这个改一点那个。直到节目录制那天,我们演的版本都是第一次演,没有重复演过。”段子改得多了,CY到后来已经丧失了判断力。上台之前CY心里特别没底,虽然知道这个表演本身是好的,但还是不确定有没有到足够优秀的程度。结果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拿了第一名!实际上,这份自我怀疑也在印证自己的进步。这是每个新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踏上这一步,说明已经走过了上一步。
拿到“爆梗王”的CY还是很谦虚,他说节目播出后微博涨粉了!而且不少粉丝还是老乡,在底下评论为他加油鼓劲。说到这里,CY说,挺长时间没回老家了,十分想念家乡的各种美食,当然,他身边的脱口秀演员朋友也经常约他吃饭,就是想蹭蹭汕头的美味牛肉丸。“根本就不用"安利",大家一听到我是汕头人,脱口而出就是"快带我们去吃汕头的美食啊"!”CY说一定会带朋友来感受汕头的滨海风光和品尝各种美味,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在家乡做一次脱口秀表演,把快乐传递给家乡粉丝。
创作的灵感都来自哪里呢?CY说肯定是生活呗。这些年,CY会有意地提高自己的社交频率,出发点是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想将不同体验记录下来,在脑海里串联后写成好段子。
很多脱口秀新人因为经验不够,创作技巧运用还不成熟,所以很难快速提升专业能力。CY也一样,所以他经常琢磨其他演员的好的演出,思考为什么这个创作者会这么写,他的好笑是因为表演、文本、节奏还是其他。他也会尝试多种风格,寻求突破。
虽然表演经验丰富,内容输出稳定,但CY说自己还是新人,对这个行业依然充满好奇,虽然也偶尔烦恼,但却热爱如初。 本报记者 杨舒佳
新闻推荐
全警出动开启“护安保畅”模式 国庆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本报讯(记者王开颖通讯员洪佳莉)国庆期间,面对汕头市城区道路和重点部位交通流量激增的巨大压力,汕头公安交警部门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