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在安抚张姨的情绪
走过平时熟悉的小巷,乌桥街道社工站的社工见到老熟人张姨,斜靠在椅子上休息着。“妹啊,你们又来啦?天气热,要多喝水啊。”每次经过这里,张姨总会热心问候这群年轻的社工小妹。简单而真诚的叮嘱,让社工们不由想起两年前的张姨,想起两年前张姨与社工之间的故事……
突发变故
老人欲寻短见
2017年7月,乌桥街道社工站开始在主要服务的二马社区开展大范围摸查走访,并尝试辐射周边其他社区。在这个过程中,社工逐步走进特殊困难家庭,深度了解其家庭情况,关心社区居民的需求,建档立案并制定有序的服务计划。
“现在情况非常紧急,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2017年9月初,二马社区居委会陈主任向社工站打来一通电话,所描述的情况让乌桥社工感到万分危急,必须立即行动。当社工进入张姨家中时,张姨正独自在家,泣不成声,眼里充满绝望。原来,张姨因其至爱的大孙子突遇变故痛不欲生。
细问之下,社工惊讶地发现张姨已经有20个小时不曾进食和休息。言谈之中,她不时流露出自己“命苦,还拖累人”,甚至有表达出“活着不如死了”、“想死却死不了”等消极情绪,具有自杀倾向。社工随即采取危机干预措施,在对其进行照顾陪伴的同时开解劝慰,分散她的注意力。经过社工协助和介入,张姨逐渐愿意进食和稍微休息,也愿意向社工讲述自己的故事。
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姨长年患有湿毒,还因脾虚引起腰腿疼痛,原本在家行走只能拄着拐杖或扶着柜子勉强踱步,可那几天因为担心孙子的事情,张姨心情极度焦虑,已经无法正常坐立,只能平躺在坚硬的地板上,有时去趟厕所都要爬着过去,中途还要歇息几回。听张姨说,大孙子原来与她同住,平时照顾她的日常起居,这次突遇变故离开,张姨今后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不慎摔倒
链接资源脱困
身体情况不佳,又担心大孙子,张姨难免情绪低落。为此,社工在进行社会心理支持与陪伴、生活照顾的同时,还帮助张姨维修家中的电话,以方便她与其他子孙的联系。在社工们的努力下,张姨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与积极心态。
然而,才过数周时间,邻居发现张姨不慎摔倒在地,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乌桥街道领导和社工得知后,连夜赶往医院探望张姨,并送上慰问金。张姨一见到社工,一时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经医生诊断,张姨骨盆严重受伤,周边肌肉已经腐烂,但其血糖偏高,前期只能进行外伤消炎和降低血糖的处理。张姨亟需进行手术,可手术费却成为最大困难。
第二天,社工立即与张姨在外工作的小孙子联系,其小孙子也紧急赶往汕头。经过多方沟通协调,短短数天,社工协助张姨顺利申请到临时救助资金,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在护士指导下,社工帮助张姨进行恢复锻炼。不久之后,张姨痊愈出院。经多方沟通协调,社工对张姨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张姨分析术后独居的危险性,最终顺利劝说张姨暂住存心庇护院,以得到更好的生活照顾和术后痊愈锻炼。
例行探访
老人终露笑容
一个月后,完全康复的张姨回到家中,自然少不了乌桥街道社工站社工的“例行探访”。除了代其购买餐点与日用品、链接爱心物资慰问,还组织志愿者入户探访等。可在这时,社工与志愿者却发现张姨精神状态较差,记忆力有所下降,有时认不得人、记不起事。
有一次,张姨向社工哭诉家里的电源被邻居切断,经社工多方了解,原来是张姨自己用电不慎造成电线短路,这对张姨的生活造成不便,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于是,社工联系三元汇爱心协会的义工为其修理。此外,基于张姨与社区其他行动不便长者的需求,乌桥社工还特别联系医疗志愿者进行入户义诊。
“妹啊,我大孙子回来啦!他听我说起了你们,一直想当面谢谢你们……”几天前,乌桥社工走在小巷里,远远就听到张姨乐呵呵的声音。张姨的改变,也让乌桥社工坚定前进的脚步,所谓“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微不足道的“火苗”,渐渐凝聚成“火光”,也能照亮温暖彼此的心。
【社工有话说】
乌桥街道社工站社工黄胜男告诉记者,相比其他普通民政对象,作为社会边缘困难对象的张姨情况更为危急和特殊,其问题远远不止简单的政策落实和物资救助就能解决。社工采取危机干预、社会——心理支持与陪伴、链接医疗资源、志愿者探访等,更是聚焦这个群体的生活需求与社会需求。
黄胜男表示,如果社区中的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状态,社区人际关系薄弱,并不利于社区共治与发展。因此,社工必须逐步发动社区居民个体之间进行互助、融合,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发展意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新闻推荐
多彩文化盛宴助“燃”市民爱国情 汕头市国庆期间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国庆长假期间,天朗气清,汕头各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向国旗敬礼”主题打卡点、“红色”展馆、时代广场灯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