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参观汕头红色交通站旧址
▲ 采风团合影
▲ 在陈慈黉故居参观
■ 本报记者 李德鹏 摄影报道
本月21日至26日,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公益基金会和香港商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19第十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在汕头市举行。在为期5天的采风活动中,作家们走访了开埠纪念馆、小公园、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以及南澳岛等地,以新视角发现最美汕头,感受汕头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城乡建设新貌,通过文学创作,讲好汕头故事,为汕头举办亚青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此次采风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蒋子龙担任采风团团长,江西省文联原主席、江西省作协主席陈世旭担任采风团名誉团长,《解放军报》文艺部原主任陈先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烟台市作协主席矫健、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苏州市作协原主席荆歌、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林那北、作家出版社创意合作部主任兴安等人组成采风团。
留下城市记忆
老城区修缮也可留有废墟
采风团首站来到小公园开埠区。穿过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走在散发着既复古又时尚的历史文化街区,作家们感受到浓浓的民国风情。站在小公园亭上,望着有近90年历史的南生百货大楼,小公园开埠区唤醒着人们的记忆,也让首次来汕头采风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直呼“没想到”。张德祥说,看着这里的老建筑,能够想象当时汕头开埠时的繁华。
“汕头是一个特别值得挖掘的城市。”蒋子龙感叹道,欧洲十二三世纪的房子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很多,而我们则是拆了建、建了拆。然而小公园开埠区能修旧如旧,确实非常难得。汕头老城区给蒋子龙的触动非常大,他说,中国现代史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是从这里开始。这里很多老建筑都是宝贝,是文化,更是沉淀。
江西省文联原主席兼作协主席陈世旭已经连续6年跟随采风团来到汕头,他坦言,每次来汕都有新变化。重走小公园开埠区,仿佛穿越到民国时期,陈世旭对于修旧如旧的骑楼建筑有着特别的感触,“不要抹杀记忆,不要抹杀伤心,不要抹杀历史。”陈世旭认为,文化本身是有超越性的东西,只要引起思想和怀念就是文化。他以罗马墙前的思古幽情为例,建议在保育活化的过程中要留下“伤心处”,可以在修缮好的骑楼建筑旁边留下一两处废墟,这也是给城市保留一些记忆。
探访亚青会场馆
华侨试验区一年一变样
亚洲青年运动会将于2021年在中国汕头举行。汕头成为继北京、广州、南京、杭州之后第五个获得洲际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汕头市多次承办马拉松赛事,有设施较为完善的体育场馆,如体育馆、体育场、跳水馆等,具有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采风团的作家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不停地向随行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在出发前往汕头南区的市游泳跳水馆之前,作家们了解到汕头是著名的跳水之乡,中国跳水队在汕头设有训练基地。进入跳水馆,陈世旭饶有兴致地走上三米跳台,充分感受场馆的氛围。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林那北则走到游泳池的出发台上,作势准备跃入水中游泳,颇有专业运动员的风范。
今年7月30日,汕头举行2021年亚青会体育场馆项目开工仪式,标志着汕头亚青会筹备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汕头大学东校区和亚青会场馆都选址华侨试验区建设。“这里真的是一年一个样。”连续6年来汕头采风,陈世旭直言每年来到华侨试验区的感觉都不同。首次来汕采风时,当时试验区还在大面积填海当中,采风团是在一个河堤旁参观;而今,试验区已是高楼林立,处处可见备战亚青会的场景。
品味侨乡文化
感叹中西合璧建筑魅力
作为著名侨乡,品味独特的华侨文化,自然少不了有“岭南第一侨宅”美誉的澄海陈慈黉故居。陈慈黉故居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于清末民初兴建的,这座宅院主体采用传统潮汕大户人家的“驷马拖车”布局,而由骑楼、连廊相接的二层楼房又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
作家们一边走一边问,看得都特别仔细。《解放军报》文艺部原副主任陈先义看着故居每个门上都有不同的灰雕图案,呈现出西方艺术风格,不禁赞叹“国内不少故居看到腐朽,但这里看到的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故居的瓷砖历经上百年的风吹日晒,依然颜色艳丽,这也让蒋子龙惊叹不已。故居工作人员介绍称,原来这些瓷砖上色时采用的是矿物质,而且当时从海外运来的意大利瓷砖釉面用料足,所以历久弥新。“故居院落保存得这么好,看得出来汕头人的性格非常好,和气。”蒋子龙如是说。
这厢细细品味故居历史,那头则探究着另一种文化。对古玩颇有研究的苏州市原副主席荆歌,一到汕头就询问是否有古玩市场,没想到在故居里也能淘到数件心爱之物。在众多民间收集的木雕中,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则相中一幅花鸟木雕,他告诉记者,品相这么好且用好木料制作的木雕已不多见。所以,他二话不说就将其买了下来。
讲好汕头故事
文化公益注入全新内涵
此次汕头采风活动,作家们的足迹遍布汕头多地,领略汕头独特的潮文化,感知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汕头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是一座具有传统意义、现代性且有吸引力的城市。”作家出版社创意合作部主任、编审兴安曾于18年前来过汕头,此次重游故地,他发现汕头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吴克敬也表示,汕头有很多“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特别是听导游谈起老华侨的故事,折射出汕头开埠百年的变化,他觉得“有意思”,值得一写。
据悉,“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至今已经举办6年,每年都吸引近10位中国著名作家莅汕采风。在汕采风期间,作家们不仅用斐然的文采宣传汕头,为汕头旅游文化注入新内涵,而且以独到的视角审视着汕头旅游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市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泽华告诉记者,作家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挖掘故事资源,讲好汕头故事,传递汕头声音。同时,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活动,对提高汕头的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汕头加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今,一年一度的中国著名作家汕头采风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汕头市文化界的一场盛宴。目前,由香港商报收编、印制的《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系列丛书第八册已出版发行,该书刊登作家们2018年在汕头采风创作的名篇佳作。
新闻推荐
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广东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命名揭牌活动举行 向隐蔽战线上的英雄儿女致敬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伊纯通讯员/陈怡)笔者28日获悉,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广东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命名揭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