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文惠)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即将迎来70周年之际,为推动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为期两天的全国首次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经验交流活动29日起在汕头市举行,来自汕头市及全国各地的100多位长年从事民间文化教育的专家学者在会上传经送宝。
本次交流会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旨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渴望,振兴民间文化,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活动为“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举行授牌仪式,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五家单位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的主题发言。
近年来,汕头市发挥民间文化门类广、艺人多的特点和优势,市民协主动作为,组成多支新时代文艺志愿轻骑队,常年进校园开展民间文化的传播、传承和教育活动,将灯谜、剪纸、刺绣、木雕、石雕、玉雕、微雕、嵌瓷、壁画、瓶内画等艺术门类送艺进校,并授予学校“汕头市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让民间文化在校园开花绽放落地生根。
记者了解到,在推动文化进校园行动中,市民协致力打造潮汕民艺大讲堂品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民间文化传承之路、教育发展之路。今年暑假,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中,潮汕民艺大讲堂公益活动共举行24场讲座和演示活动,有18名民间文艺家参与授课,内容涵盖灯谜、剪纸、书画、壁画、嵌瓷、潮绣、唱歌、舞蹈等艺术门类,全市有50多所中小学、600多名学生参加学习,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精髓,感受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增强学生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民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表示,潮汕地区民俗文化典型丰富,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保持了很好的文化生态,是一个进行民俗文化教研很好的试点基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立)本月27日,汕头市国际象棋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帝豪酒店举行,社会各界国象爱好者汇聚一堂,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