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汕头 今日金平 今日龙湖 今日濠江 今日潮南 今日潮阳 今日澄海 今日南澳
新岭南 > 广东 > 汕头 > 今日汕头 > 正文

打造白内障手术培训“黄埔军校”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谈基层医疗人才培养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7-28 06:23   http://www.kcqsx.com/


张铭志教授(左)手把手带教藏族医生次旦央吉。

张铭志教授正在给前一天刚做完手术的患者拆纱布和术后复查。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极不平衡,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很难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缓慢发展的过程,却也是保障欠发达地区老百姓身体健康的关键。

近日,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这位将自己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投身于年轻医生培养,致力于为基层医院打造“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的“光明使者”,摘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与她一同获奖的还有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等人。

日前,张铭志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医生技术、经验、职业价值观的传承,分享了自己从医多年的深切感悟。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宋芾

通讯员李培煌

创新培训模式获“国字号”大奖

7月11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广东地区获奖者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及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广东地区的获奖团队与获奖者座谈,并颁发获奖证书,张铭志教授前往会场领奖。

据悉,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科普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此次,张铭志教授团队以“住院医师白内障手术培训的创新模式探讨”项目摘得桂冠。

不知从何时起,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成为业界同行公认的白内障手术培训的“黄埔军校”,“学习白内障手术,就去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学成归来后就能独当一面。”每年都有数十位年轻医生从全国各地被专程送到这里,接受与国际标准同质化的白内障手术规范培训。

张铭志教授告诉记者,医疗人才是决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城乡薪酬和生活环境差距显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水平远滞后于城市,甚至部分偏远地区生存环境极度恶劣,医师们的学习和培训机会非常少,知识水平更新和提高途径严重欠缺。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地区的老百姓生病、看病怎么办?张铭志教授用自己的大部分职业生涯,致力于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基层眼科医生。

传承使获益患者数量变大

“医学是一个时刻变幻、难以琢磨的知识系统。在临床中,要战胜医学的不确定性,信心与技巧多是从实践中习得,即使临床医学不断进步,也无法消减技术试运行阶段和新人试手阶段。技术的学习与适应阶段,是临床医生不可逾越的"历劫"。几乎每位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后,都会无可避免地发现,所学的知识与现实要求他掌握的技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医生必须坚持不懈地继续摸索学习。”张铭志教授说。

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化、专门化的趋势不可遏制,临床医生的成长必然经历“小专科”和“大人文”的精神蝶变历程。一个人的成长,靠自己去摸索、努力会有局限,但当你师从一位非常知名的教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用毕生所学、积累的经验和技术托起你的时候,走过同样一段路径,你所耗费的时间就缩短了。

张铭志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最早开展白内障屈光手术的眼科医生之一,在她38年的医者生涯中,将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祖国的眼科医疗事业。在临床工作中精益求精、躬耕不辍,不断追求更精湛的医疗技术防盲治盲,给黑暗中的人带去光明,完成各类白内障、青光眼及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手术3.5万余例。

“我是一位有能力帮助他人解决病痛的医生,我会做很多手术,能诊治很多疑难眼病。我一个人一年大概可以做1千到2千台手术,做到3千台的时候,可能张铭志就已经累趴下了。但那也仅仅是3千台手术,3千个病人重见光明,3千个家庭获益,在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地方怎么办?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长期滞后,甚至停滞。”张铭志教授道出她醉心于培养青年医生的缘由。

在张铭志看来,如果有10个人、甚至100个人具备她一样的技术水平,在基层生根开花,这个时候就可以把3千变成3万,甚至30万、300万。截至目前,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培训出来的白内障手术医生逾500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据跟踪统计,这些眼科医生目前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量达20万例。

“像我说的,我一年做3千例,做十年也不过3万例。但现在学员们做到了20万例,对我个人而言这个数字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我的生命有限,我的手术生命有限,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学员们的传承,让看似不可达成的目标确确实实地实现了,变成无限。”张铭志教授说。

■对话张铭志

传承是一家医院发展的生命线

南方日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致力于培养青年医生、大力开展防盲扶贫项目?

张铭志: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我记得那一年是我50岁的时候,我来到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第二年,院内有很多扶贫项目,我跟着组织前往各地调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年陕西的暴雪,在高速路上我们的车冲到护栏上,玻璃都震碎了,全车人极度震惊,后面的车队全部停下来,所幸没有人受伤。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件事情很艰辛,即便是奉献爱心,也是存在非常大的风险的。

后来我们去贵州毕节,都是黄土泥路,尤其是遇上雨天,我们乘坐四轮驱动的越野车都行走得如此艰难,那个地方的人生病了该怎么看病呢?那一霎,我觉得在电影和纪录片上看到人们抬着担架,跪着走,深一脚浅一脚,把病人送出山里的画面是真实存在的。你会觉得那种缺医少药让人震撼,又无比心疼。再后来我们去西藏扶贫,可以说医生们冒着生命危险,高原反应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坚强与否、善良与否,就不会发生了。

但是仍然有那么多年轻医生愿意追随我们过去,他们把这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很高兴,这些医生在30岁的年纪,就做着我50岁时才领悟到、并决定要做的事。身为一家医院的领导人,我很开心能拥有这样一群“理念一致、目标一致、奉献一致”的年轻队伍,这就是文化和职业价值观的传承。“传承”是一家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他们会比我走得更远,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新闻推荐

汕头义务教育民办学校进入“摇号时代” “公民同招”使义务教育更均衡

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均衡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立轩摄从今年秋季招生开始,汕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将同步招...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白内障手术培训“黄埔军校”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谈基层医疗人才培养)


 
频道推荐
  • 大鹏新区南澳河下游段整治全面铺开 今年计划征拆95栋建筑
  • 汕头火车站 将增设带电梯人行天桥
  • 汕头“严打”练江流域污染 9个月刑拘140人 两个暗访组分别进驻潮阳区和潮南区,不间断开展暗访行动
  • 潮剧女“商隐” 邕城竞“梅花” 潮剧知名女小生林燕云“中国戏剧梅花奖”入围终评
  • 构筑家庭、学校、小区、社区“四位一体”网络 金平区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质升级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