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新闻 陆丰新闻 海丰新闻 陆河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汕尾 > 海丰新闻 > 正文

凭吊红军医院□ 作者 吕珠满

来源:汕尾日报 2018-09-30 12:29   http://www.kcqsx.com/


残垣断壁,朽柱烂檐,杂草在瓦砾上疯狂生长。我们凭吊黄羌下寨村红军医院旧址时,心头陡然涌起一股悲凉的感受。

曾记否?黄羌下寨村邱氏公厅,是当地著名的客家大院,院内房间足有100多间,大门楼古朴庄重,左右各有门楼,方便人们出入往来。1927年,海陆丰人民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工农武装队伍都是从黄羌出兵,第一次在松林高輋坝出发;同年9月,农军们再次汇集在黄羌文昌庙;黄羌墟保卫战之后,农军们雄赳赳,气昂昂,第三次进军海丰县城。由于战事频繁,伤员增多,暂时住在群众家里医治。下寨村就让出邱氏公厅,当做黄羌农军临时医院。除特重伤员转送中峒医疗,或朝面山处理外大部分伤员在此休养疗伤。

形势发展喜人,1927年10月初,为加强以黄羌为中心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迎接南昌起义部队南下,中共广东省委将9月成立的中共海陆丰地委,改称中共海陆丰县委,县委书记张善铭。不久又分立海丰县委和陆丰县委。10月底,中共海陆紫特别委员会成立,海丰县委与海陆紫特委合并办公,都是驻扎黄羌墟邱氏公厅,指挥各地的农民运动。

1927年10月中旬,南昌起义部队在朝面山休整改编之后,移师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党政所在地黄羌墟,除在文昌庙设指挥部外,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设在邱氏公厅的原黄羌临时医院,扩大成为红军医院,上下二层,拥有房间二十个。当时,红军医院设有中医、西医,但条件极差,医生很少,药品奇缺,伤病员不断增多,物质生活异常艰苦。为了改善医疗条件,村民和医务人员亲自上山采集草药,并用竹片、竹板制作一些简单的医疗器具。女护士已经忘记了艰难岁月,手提木桶去晾晒纱布,英姿勃发,信心满怀,沉浸在救死扶伤的奉献之中。

黄羌墟下寨村邱氏公厅 ,这里还设立军医处,主要任务是招募部分地方医院的医护人员,经过培训后,留在当地的红军医院,服务伤残病员,或者分派到朝面山和中洞等后方医院。当时的军医处处长是徐汝霖。1928年3月5日,红二师党代表颜昌熙同志受伤在此治疗后,转中洞休养。1928年4月,时任红四师参谋长徐向前同志前来探访伤员,当晚住在这里,第二晚住在黄羌东陇村人的商铺里,从此在神州大地上叱咤风云。环视四周,我们目睹到哭笑不得的一幕:有好事者在邱氏公厅的墙壁上悬挂“徐向前故居",这也许是邱氏后裔对“故居"的一知半解,也许是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的人们一种英雄情结。

军民鱼水情深,黄羌下寨村素来富有拥军的氛围。下寨村的邱经,经常到激石溪开会。其儿子和媳妇暗地里保护,在侦察敌情的过程中,被敌人识破,逮捕入狱后,饿死在牢房里。还有,下寨村的邱仁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徒步到新田墟找陆丰县长,借兵一百,在枪林弹雨中,掩护红军医院的医护伤员转移,不幸的是,邱仁华在黄羌下新屋战役中阵亡。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感天动地,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从红军医院的大门走出来,不期意间,我们遇见红军医院旧址前面的“拥军井",井水清澈,照临人影。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我们凭吊红军医院,就是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珍惜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城东镇中心小学启用新校区缓解“大班额"问题

汕尾日报讯(记者沈洛羊)8月30日,海丰县城东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新校区落成启用仪式,海丰教育局领导、城东镇党政领导、城东镇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凭吊红军医院□ 作者 吕珠满)


 
频道推荐
  • 南三岛:一村一做法推进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 老战士重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 从粤东“经济洼地”到大湾区东部门户 深汕特别区奏响发展动能转换“变奏曲”
  • 龙岗区对口帮扶工作再获新进展助海丰600余贫困户 完成近5000亩春播
  • 汕尾红海湾: 2000顶安全头盔发放给居民 王漫琪、庄梓红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