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新闻 陆丰新闻 海丰新闻 陆河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汕尾 > 海丰新闻 > 正文

红色村庄谢厝乡

来源:汕尾日报 2018-10-14 12:03   http://www.kcqsx.com/


□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谢厝乡是梅陇镇联兴村辖下自然村,这里小桥流水、溪港纵横,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和红色村庄。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受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影响,这里较早成立了农会组织和赤卫队。出生在谢厝乡的谢纪内、谢启后、谢伟谋、谢友筐、谢茂棠等近30位仁人志士先后投身于革命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革命事迹。

1922年前后,时任海丰县教育局长的彭湃把梅陇的东斋、西斋两所旧式学校合并,迁建在埔尾梅峰古刹作为梅陇唯一的高等小学,简称“梅高"。此后,梅高小学成为培养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在后来发展农运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谢厝乡就读于“梅高"小学的谢纪内、谢友潮、谢友筐、谢伟模、谢茂棠等一批学生较早接受革命教育,思想进步。他们在“梅高"毕业后即参加共青团,并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3年5月,在叶子新的指导下成立了谢厝乡农会,推选谢纪内为农会会长,成为梅陇三区东片较早的农会组织,并迅速向周边乡村扩展,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发展农会会员300多人,受到县总农会的表彰。随后,农会积极参与县总农会组织的抗租减租斗争。

1924年“七五"农潮之后,谢厝乡的农会组织继续进行秘密活动,同地主阶级作持续斗争。1925年2月27日,东征革命军抵达梅陇,谢厝乡的农运在其支持下,又开始蓬勃发展,农会积极配合广州国民革命政府东征,建立秘密交通线、筹备军粮和后勤军需物资等,并在击退反动军阀的战斗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27年11月21日,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同年12月底,在谢友康、谢友滑、谢友扬、谢丰枝、谢土娘、谢耀在等十多人的努力下,谢厝乡成立了赤卫队。队部设在谢纪内家中。队部右边是一块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的老灰町,队伍时常在这里集结、训练。这一时期,赤卫队被县党组织授予海丰县第三区谢厝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部“条印"一枚,队员多以大刀、匕首、长矛和土雷等武器作战。这枚“条印"和斩首大刀现收藏在红宫革命陈列馆中。之后,这支队伍在谢友康、谢友滑、谢友扬等人的带领下组织近500名队员参与到梅陇区乃至海丰县多场武装起义斗争中。

在此期间,身为赤卫队少先队长的谢茂棠和谢友筐参加了刺杀民团反动头子的计划,不幸事泄被反动派捕送到梅陇墟,旋即押至刑场杀害,谢茂棠和谢友筐一路高呼革命口号,并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时年谢茂棠仅17岁、谢友筐18岁。

1928年春,国民党反动部队大举进攻海陆丰,在一次秘密会议上,由于暗探告密,有几名赤卫队员遭反动派抓捕,并被捆绑在村前凤凰树下杀害。据谢有潮烈士后裔介绍,大革命时期,谢厝乡虽然屡遭地主民团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镇压,但村里有志之士的革命意志并没有消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继续坚持斗争至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在此期间,该村的谢纪内、谢启后、谢伟谋、谢友筐、谢茂棠、谢丰枝等一批革命青年前仆后继,为国捐躯。谢佛桂、谢友贯、谢稳等则继续在解放战争中建立功勋。

在最近公布的全市617处革命遗址中,谢厝乡名列其中。该村被评为烈士的有10名;未被评为烈士为革命牺牲者约有20余名。

新闻推荐

海丰《彭湃》央视首播 乡亲反响热烈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映光、通讯员余作明报道:7日晚上,革命先驱彭湃的故里汕尾海丰县的学校医院、红宫红场以及彭湃故居,早早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红色村庄谢厝乡)


 
频道推荐
  • 南三岛:一村一做法推进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 老战士重游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 从粤东“经济洼地”到大湾区东部门户 深汕特别区奏响发展动能转换“变奏曲”
  • 龙岗区对口帮扶工作再获新进展助海丰600余贫困户 完成近5000亩春播
  • 汕尾红海湾: 2000顶安全头盔发放给居民 王漫琪、庄梓红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