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开发产出全球最高解析度31?8K产品、全球最高穿透率的55UHDRGB产品、全球超薄的55UHD产品以及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110?超高清曲面液晶显示屏……从2010年3月15日打下第一根桩基起,华星光电就以创新及创造纪录在这个行业声名鹊起。
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6亿元
全球LCD面板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面板消费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生产国。
在这场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华星光电依靠自组团队、自主建设和自主创新,初步形成了平板显示领域的完整格局和竞争优势,对推动中国成为显示强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8月8日,一期项目投产,当年即实现盈利。如今的华星光电已建成三条一流产线,其中两条生产电视用面板,一条生产手机和平板用面板。
今年上半年,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90.9亿元,净利润5.6亿元,在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占有率12%,行业排名第五。在中国6大电视机品牌厂商采购份额中占比21%,自2014年起连续排名行业第一。
为抢占战略制高点,布局未来产品线,今年9月12日,华星光电与三星显示、深圳重大产业基金合资,在深圳开工建设11代液晶面板生产线(G11)。
这7年来,华星光电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瞄准前沿技术,自主研发创新产品;坚持质量扩展,走差异化发展路线;驱动极致运营,构建柔性智造体系。
投资20亿元构建柔性智造系统
一直以来,华星光电摒弃技术引进路线,坚持自主研发突破壁垒。
比如,自主开发产出全球最高解析度31?8K产品、全球最高穿透率的55UHD RGB产品、全球超薄的55UHD产品以及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大110?超高清曲面液晶显示屏等。
华星光电还跨领域跨行业,围绕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实现成果突破。由华星光电牵头成立广东聚华印刷平台显示公司,在量子点材料合成、量子点印刷器件、印刷显示工艺技术、G4.5印刷显示平台、G8.5印刷显示平台等五大方向优先布局。
华星光电的每一次布局都是基于技术趋势和市场需求。一期项目采用成熟的Al制程,生产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二期项目采用更先进的Cu制程,生产大尺寸高端电视面板,成为中国首条量产Cu/Cu制程的产线;三期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LTPS技术,产品线扩展到手机用和平板用面板;四期项目采用最前沿的柔性OLED技术,生产手机用和平板用可折叠面板。
刚刚开工的G11项目,将采用印刷式OLED技术,定位生产超大尺寸8K产品。在差异化产品布局基础上,华星光电在选材、生产以及售后环节中,使产品良率稳定在95%以上,客户综合满意度稳居业界前两位。
记 者 留 意到,华星光电一直致力于构建柔性智造体系。目前,华星光电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90%,双双提前超额达到国家2025年的目标。智能制造让华星产品上市时间缩短30%,制造成本降低15%,不良率降低30%。在柔性智造系统方面,华星光电投资超过20亿元,未来5年还将大规模投资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力争到2020年,设备利用率提高5%,制造周期缩短30%,在制品减少15%,良品率提升2%。
成绩单
●亚洲最大单体电子厂房
●全球效益最好产线
●全球单一产能最大8.5代线
●全球面板产业建设速度最快项目
●2015年中国六大品牌市场份额第一
●2015年面板销量全球排名第六
●今年上半年,面板销量全球市占率为12%,行业排名第五
●今年上半年中国六大品牌市场份额中占比21%,自2014年起连续排名行业第一
●2012年第四季度到今年三季度,华星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处于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EBITDA%等指标连续16季度行业领先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田晓华
新闻推荐
30多家一米铺合并成品牌店 “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如何“破茧成蝶”?
大图:1月14日拍摄的华强北步行街。小图:1月14日,市民在开街后的华强北观看机器人表演。新华社发1月14日,因地铁施工被围挡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