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喝凉茶店“祖传药粉” 深圳5儿童铅中毒肝损伤》的新闻,引起不少家长的关注。近年来,关于儿童血铅超标的新闻屡见报端。据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罗惠琴介绍,该院儿保门诊在儿童的常规体检中发现,儿童铅超标的情况并不罕见,尤以住在城乡结合部、周围工厂较多或住在靠近马路边、卫生习惯较差的儿童多见。铅作为一种化学元素,是如何进入儿童体内的?为何儿童铅中毒现象屡屡可见,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铅中毒呢?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案例
常在加油站玩,3幼童被查出铅超标
据悉,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都会有很多前来就诊的孩子,其中查出血铅超标的情况并不罕见。去年年底,罗惠琴值班时碰到两位熟悉的患者,他们已经就读小学了,因为十分多动而被外婆带来医院检查。而早在两年前,他们就曾因为食欲不好,在幼儿园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而且脾气暴躁,经常打小朋友,兄妹俩在家也经常打架,而被老师要求家长带来医院检查。
当时,罗惠琴在给两个孩子进行了血液微量元素检测后,结果发现两个孩子都是锌、钙、铁标准稍降低,而铅却比正常值高了好几倍。追问得知,原来孩子的父母在乡镇经营一家加油站,孩子在下午四五点钟放学后都是先被接到加油站玩上一阵,晚些时候再随父母一块回家。在兄妹俩被查出铅超标几天后,他们的妈妈又带着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来了,说是她的侄女,也经常由奶奶带到加油站玩耍。小女孩同样做了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显示其血铅也明显增高。
途径
通过啃咬玩具,吮吸手指将铅摄入体内
不少人认为,自家的小孩并没有经常进出化工厂,而且自己对于孩子的玩具经过挑选,孩子并不能接触到铅,更不会导致铅中毒。其实,铅作为稳定剂在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含铅,如自来水管道、塑料制品、玩具、汽油、电池、油漆涂料、染发剂、化妆品、印刷品等,都是宝宝在家中可以接触到的铅源。宝宝会通过啃咬玩具、吮吸手指将铅摄入体内。而墙面涂料、油漆的剥落碎片被宝宝误食的现象则更加普遍。
“而且与成人比,儿童更容易铅中毒。”罗惠琴说,因为婴幼儿喜欢以味觉来探索世界,有较多的手口动作,大量的铅尘被这样带入消化道。婴幼儿咳嗽排痰功能不完善,故由呼吸道吸入的铅尘更容易被吞入消化道。此外,婴幼儿生长快,需要摄入的营养较成人多,在吸收大量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吸收了被污染食物中的铅。而当胃排空时,铅吸收率较胃充盈时增加了约45%,婴幼儿胃排空较成人快,因此也对铅的吸收相应增加。
此外,空气中的铅尘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的空间,婴幼儿的身高决定了吸入铅的可能性和吸入量要远远超过成人。最重要的是,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由于各脏器组织的发育未完善,肾排铅的能力较成人小,导致铅滞留在体内。
影响
损伤大脑发育,导致智商水平下降
铅超标对儿童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血铅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儿童免疫力低下,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等。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尚未健全,铅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发育造成永久性损伤,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智商水平下降或体格生长迟缓。”罗惠琴说,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且呼吸道吸收较为迅速。进入血液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广泛分布于肝、肾、脑、皮肤和骨骼中。体内的铅排泄缓慢,主要通过肾脏排出。每天进入人体内的铅长期积蓄即可造成慢性铅中毒,会使人出现疲劳、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神经症状,并有轻度兴奋、急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或情绪上的变化。还可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腹部不适等。
儿童摄入的铅不像成年人那样主要积存于骨骼,而是进入体内组织,因此铅超标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如果血铅含量过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红素代谢受影响,出现缺钙、缺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等,伴有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
提醒
孩子多动没精神,有可能铅超标
据悉,铅的半衰期长达5年,一旦进入身体排泄会比较慢。罗惠琴提醒家长,如果发现自家孩子出现无精打采、爱打瞌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不稳定、烦躁、爱攻击人,经常叫嚷头晕、头疼、腹痛,且面色不好、食欲不振、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体弱多病、免疫力低,经常感冒、发烧等症状,就必须要注意了,很可能孩子的铅超标了。这时,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及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确定需要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
相关新闻
服凉茶店“祖传”药粉深圳5儿童铅中毒
2016年12月2日上午,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接到龙岗区人民医院反映,该院于近期收治了5例严重铅中毒的儿童,患者因为感冒、咳嗽均接受过一凉茶店老板邹某的诊治并服用了该店配制的药粉,服用后出现血铅严重超标及转氨酶大幅升高的情况,其中个别患儿的转氨酶为正常值的200多倍。
随后,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紧急联合相关部门对该凉茶店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发现该凉茶店不具备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资质,邹某亦未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大量的中药饮片及标识为“喉科”“痰清”的中药粉末。据介绍,上述两种药粉是由邹某家人用多种中药饮片按不同比率打粉配制,销售给患者用于治疗感冒、扁桃体炎等呼吸道疾病,据称是“祖传秘方”。涉案中药粉末“喉科”“痰清”经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重金属铅超标上万倍,服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无独有偶,2016年5月,深圳市食药监局南山局接到举报,反映有3名幼儿在南山区某宣称“老中医治疗鼻炎”的店面治疗鼻炎后,用药几天即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经医疗机构诊断为血铅超标,有人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收到举报后,南山局在对该店面的涉案产品进行调查时,发现涉案产品均标示有中药制剂、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药品特征描述,但无药品批准文号,属于假药。经检测,涉案药品重金属超标较高,虽为外用药品,但通过皮肤接触吸收后,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对此,深圳市食药监局建议,市民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不购买“偏方”,降低药品安全风险;不购买过期或者没有注册文号的药品,购买药品先查看药品生产日期和注册文号,批准文号可以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核实,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不符,均可作为假药论处。
建议
避免食用爆米花皮蛋等含铅高的食品
罗惠琴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止儿童铅中毒的关键。据悉,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孩子体内,要预防孩子铅中毒,应该从每个生活的细节着手,避免让孩子接触到铅污染源。
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儿童应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
2.保证儿童的膳食中含有足够量的钙、铁和锌,减少铅的吸收。平时可适量食用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蛋类、海产品(特别是贝类)等。
3.避免孩子食用含铅高的食品,如爆米花、皮蛋、炸薯条、罐头等。
二、创造低铅家居环境
1.每日早上用自来水时,应先将水龙头打开约1~5分钟,把囤积在自来水管道中可能遭到铅污染的部分水放掉 (早年自来水管材料中含铅较高)。
2.避免使用质量低劣、色彩鲜艳的陶瓷餐具,这些餐具上的铅含量可能会比较高。
3.家庭装饰装修要使用无铅或低铅的环保材料。
4.直接从事铅作业劳动的人、可能接触铅污染的工人和终日在马路边工作的人员(如交通警察、公路收费处服务人员、停车场管理人员等)下班前必须洗澡、更衣后才回家。
5.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要注意吃东西前洗手。空气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污染双手;儿童玩耍学习时接触到的画笔、玩具上也可能含铅,饭前洗手可以避免铅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玩橡皮泥、画画后也要洗手。
2.矫正孩子吮手指的习惯,给孩子勤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不要让孩子咬铅笔头、啃油画棒。
4.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嘴里的东西。
5.经常用湿布抹去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要加罩。
6.不要将工作服和家人、小孩的衣服一起洗涤。
四、避免到含铅量大的场所活动
1.不带孩子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
2.尽量缩短孩子往返学校或幼儿园的时间。
警惕身边的“铅炸弹”
作为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其实铅在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可谓无处不在。
1、在新装修房子里
市场上一些伪劣油漆、涂料装饰材料中,会含有高铅;一些车内装饰品,也存在高铅风险。
2、孩子常接触的日常用品和学习工具中
比如铅笔、蜡笔、水彩笔、涂改笔,颜色亮艳的儿童玩具和陶瓷器皿……都很可能含高铅。
3、目前科学已证明的食品中含铅
爆米花、皮蛋(制作过程中含有氧化铅)、用锡焊的铁皮罐头等。
4、家庭中必备的日常用品
含铅的药品 (尤其是中药)、化妆品、电池。
5、汽车尾气
城市大气中的铅60%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
6、身边的化工厂
污染物会通过空气和土壤扬尘两种方式进入体内。疾控专家介绍,近些年来多地密集发生的儿童血铅中毒事件,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孩子的生活周边有着含铅等重金属类的工业企业分布。
7、母体内高铅
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母体胎盘传输,另一种是哺乳时,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因此,女性在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内,为了宝宝的健康考虑,有条件的尽量做一下血铅水平检测,未超标的要严防超标,而已超标的要积极药物治疗,等血铅回到安全水平后再要宝宝。
本组图片 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程睛函通讯员刘惠青)昨日上午,龙岗区职康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龙城街道职康中心召开,通过搭建平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