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李天军报道:22日下午,市政协主办、民盟深圳市委会承办的“委员议事厅”就“对标国际先进城市 打造‘守护生命之城\’”话题展开热议。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每年有50多万人发生猝死,也就是说每天约有1500人猝死。”宝安区政协常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郭子予列举了两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而据统计,80%的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
而深圳的数据是多少呢?据统计,2014-2017年,深圳猝死的人数逐年攀升,分别是1897人、2058人、2567人和超过3000人。
深圳如何对标国际先进城市,打造“守护生命之城”?委员、嘉宾们纷纷建言。“我们呼吁政府大力推动,通过立法,让全社会都来参与急救工作。”市政协委员、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副院长徐龙说。南山区政协委员、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彭勃也表示,立法非常有必要。“前些年深圳市在全国比较早针对见义勇为专门立了法,对国家层面的立法起到了非常好的引导作用。急救问题同样如此。”
针对急救知识普及率低的问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培训讲师文艳红认为应当让急救成为驾驶员的必修课,在驾驶员取得驾照前加入急救培训的考核。市政协委员、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张洪则认为对特殊人群要及时传播急救知识,如警务人员等,因为他们很可能在第一现场,作为第一目击者,能最及时地进行施救。“希望更多普通的市民,拿到心脏除颤仪像会使用灭火器一样,拿起来都能用。”宝安区政协委员、区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鹏说。
对于委员、嘉宾们的建议,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李林回应说,《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草案)》即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二审”,为深圳急救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今年市政府将投资1亿购买113辆救护车。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方面,去年深圳已经购买了500台,今年将购买1000台,“十三五”期间计划购买5000台,并配置AED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