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广大家长关注的“公民同招”政策终于“靴子落地”。日前,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发布《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4月4日,市教育局召开政策解读新闻通气会,对《通知》中备受关注的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如何推进、学位供需是否均衡、申请民办学校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学位供需基本平衡,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学童一定会有学上。
关注
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如何“同步”?
《通知》指出,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民办学校应在核定的招生计划和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学校可跨区招生。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同步招生。民办学校制定的招生方案,报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实施。对于民办普通高中,将根据核定的招生计划和确定的招生范围加强监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擅自提前招生,严禁违规跨市招生,严禁招生乱收费和有偿招生。
此外,《通知》还强调,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招生一律禁止笔试。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面谈程序,民办学校仅可组织一轮面谈,严禁组织两轮及以上的面谈;严禁对报读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组织任何形式的测评、调研等活动。民办中小学举办的“校园开放日”不得同时组织学生报名。
是否会出现民办落选、公办无法报名的情况?
公办、民办学校招生平台、同步招生后,意味着一个孩子填第一志愿时,只能公、民办学校中择其一,而不能像以前那样,利用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招生的时间差,进行“公办保底、民办择校”。
为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姚一勤提醒广大申请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区的统一招生平台申请民办学校学位,并提交相关材料。不按规定在平台上申请学位,将影响孩子正常入学。针对个别家长担心统一平台后,是否会出现民办落选、公办过期报名的情况。姚一勤回应,公、民办学校统一平台招生,会有一个错峰报名时间,现在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针对各区情况进行调研,将陆续出台各区相关报名细则,家长不用担心出现民办学校落选、公办学校无法报名的情况。
姚一勤透露,教育部门已对今年小一的学位供需情况进行了预测,预计2018年符合申请小一学位条件的人数约为18万。而学位供给方面,全市公办学校可提供学位数量约为11万,民办学校可提供学位数量近7万。因此,全市学位整体供需基本平衡。
更多调整
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2020年取消
多年以来,深圳的小一、初一义务教育招生实行就近入学、积分入学政策。不过,初一特长生招生,可以面向全市选拔。新学期开学不久,教育部就要求,2020年取消特长生招生。很多人关心,深圳会不会受到影响?
从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通知看,这一规定得到落实。市教育局提到,坚持“属地管理,以区为主”的原则,将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2018年,经批准招收特长生的直属学校,就近在所在区域内的小学应届毕业生中选拔。
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提至50%
深圳市从2011年开始实施优质普高部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改革(简称“指标到校改革”),指标到校改革增加了薄弱初中学校考生就读优质普高机会,缓解了初中择校矛盾,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知》指出,今年继续推进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改革,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2018年,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为50%。
声音
家长
教育部门统筹民办学校学位,希望以此缓解眼下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的局面。一些家长表示了赞同。家长周先生表示,一直以来,优质的民办学校学位可望而不可及,从争抢报名资格到经过轮番考试,一路过关斩将。一旦这些优质学位纳入就近入学的范畴,曾经积分低上不了公立的学生,不仅有书读,还能有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在深圳务工多年的杜先生也表示支持,“今年来在深圳上学的孩子数量暴增,由教育局安排的积分生也因此多了好几倍。民办学校如果提前自己招生,把学位都占了,教育局分流的学生去哪里读书?”
教育局
姚一勤介绍,去年底,市教育局就该问题已征求各区意见,达成一致共识。统一平台后,从学籍管理角度,便于学籍生成,学生信息得到进一步规范管理。今年,各区也会对招生平台的设置实行进一步完善,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童应入尽入。此外,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同步招生,也是优先保障深圳户籍或者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我市居住证的非深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同时方便家长申报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位。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朱倩
新闻推荐
明媚、热烈,是现代化海滨城市深圳夏天特有的城市气质。天空碧蓝如洗,空气中游荡着浓烈的热带气息。深圳夏花有着和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