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若清
5月25日,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法国巴黎交叉科学研究院(CRI)、柴火造物中心共同组织的汇报分享会在南山柴火造物中心举行。来自不同背景、专业的学生们运用相关硬件和技术,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智能城市”等项目,关注生物、社区、医疗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萌趣项目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的4组大学生,耗时5个月,设计出4个项目,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据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健康、教育、能源等17个类别,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
“我们的项目关注的是陆上生物,旨在引起人们对陆上生物的关爱,该项目将在地铁站或其他公共展览区设置一块大型显示屏,行人经过时,显示屏会出现一只对应的萌系野生动物,随着人的动作表情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项目设计者介绍称,屏幕里的动物就像是另一个你,使行人在与治愈系画面互动中产生保护动物的想法,该项目主要运用动作捕捉、人脸表情识别等技术。后期考虑对行人的外形进行捕捉,使对应的动物更有针对性。
另一个项目“智能城市”关注的是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学生们制作了一款面向15岁以下儿童的智能玩具设备,通过声、光、重力等传感器及嵌入Lego玩具上的芯片,实现场景构造的智能响应状态。
据悉,这两个项目将于今年暑假前往法国巴黎参展,另外两个关于医疗类的项目或将前往日内瓦进行展示,所有项目,均将直接和首届全球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营对接。
不同专业学生协作打造项目
法国巴黎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Joel曾探索出利用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做中学习”培训模式。今年1月,Joel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合作,将该培训模式用于工作坊的教学中。通过利用开源硬件、智能电子模块,让学生动手实现项目。
Joel介绍,在数字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任何知识。“学习如何终身学习并摆脱个人局限”,这个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在做中学”工作坊的导师和学生将一起探索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些问题。
新闻推荐
明晚 音乐厅见 《深圳青少年报》读者之夜奉上深圳交响乐团儿童节专场音乐会
为答谢《深圳青少年报》新老读者20多年来的陪伴和支持,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由深圳交响乐团联合深圳青少年报社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