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礼军
雨后初晴,风光旖旎的茅洲河燕川湿地公园迎来龙舟竞渡。
从以前掩鼻而过到如今碧波荡漾、鸟儿翩飞,蝶变后的茅洲河(宝安片段)以广东省“6·5”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的新姿态出现在全省人民面前。宝安区借举办龙舟赛事向全省人民展现治理黑臭水体的决心、力度和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宝安区坚守“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打好“生态牌”、念好“生态经”,仅2017年就建成雨污管网890公里,占全市46%,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强力拆除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21栋,10条黑臭水体实现不黑不臭,茅洲河治理顺利通过“国考”。决心之大,立意之高,行动之快,可见宝安对于打赢这场治水攻坚战、早日还水于民的重视程度。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2018年是治水提质的“大会战、大建设”之年,是投资规模最大、任务最重、工作最关键的一年,10条(11段)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17条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黑臭,四大片区水环境治理、1034公里污水管网建设、2650个排水小区正本清源等工程实施范围更广、协调难度更大。各级各部门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倒排工期、科学治理,经得起历史、人民的考验。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当前,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广东省开展“回头看”工作,全区上下要严格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以此次“回头看”为切入点、突破口,对反馈涉及的问题逐项“过筛子”,全面落实好补齐治水提质短板等4大方面17项具体工作。要抓重点、克难点,深入推进“河长制”,系统治理、挂图作战,全面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加快四大片区水环境治理和正本清源工程实施,全速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在建水务工程征地拆迁,提速提效海绵城市建设,落实最严环保水政监管执法。
老百姓期盼的是天蓝、地绿、水清。而水生态环境的长远改善,最终离不开全民参与和共同守护。我们呼吁更多的市民关心、支持治水提质工作,提升环保意识,真正形成全民参与治水、全民守护水环境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相信,一条条水清岸绿、鱼跃鸟飞的河流将很快重现在大家面前,我们在宝安将更诗意栖居。
新闻推荐
把脉股权投资市场发展 共谋风投行业新未来 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深召开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周元春)昨日,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在深开幕。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资本引擎助推全球经济创新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