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区地处中国南海之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
在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来自深圳宝安的企业展台受到外国观众的关注。
6月8日,宝安新安街道安乐社区富源花园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这是首个开在小区物业管理处的党群服务中心,也是宝安区“党建进物业”的首个试点。
革故鼎新,得宝而安。深圳宝安区地处中国南海之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是全国产业基础最雄厚、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发展成绩引人瞩目:2017年,宝安区位列广东省GDP十强区的第5位,GDP总量达3448.36亿元;截至2017年底,宝安区共有303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广东省拥有最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宝安又一次站在了“风口”,又一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宝安区提出,将着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在新的起点干在实处、先行一步,用2—3个五年规划,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宝安区委书记姚任表示,宝安作为深圳的国土大区、经济大区和人口大区,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有义务,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培育发展动能
出台“1+5+7”文件优化营商环境
沿着107国道西乡段,有一片被围起来的区域,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国家下一代卫星通信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国天谷(深圳)。该项目是由宝安区引进、深圳市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个重大项目,建成后有望形成千亿产值带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
“华讯方舟成立以来,宝安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到公司听取诉求,并现场解决相关困难,在天谷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及时的协调和帮助,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如果没有宝安区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就不会有中国天谷的落地开建,华讯方舟也不会有如今的发展成绩。”华讯方舟集团董事长吴光胜说。
中国天谷是宝安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宝安区以加工制造业起家。和许多城区一样,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宝安也走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口,亟须培育新的高质量发展动能,为城区新一轮发展注入活力。
宝安着眼长远,抓住关键,以优化整体创新发展环境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宝安在深圳全市率先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5+7”文件:“1”是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营商环境的硬措施;“5”是5个配套文件,包括《深圳市宝安区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试行)》《宝安区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1+2+N”专项工作方案》《宝安区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办法(暂行)》《宝安区工业区转型升级暨“散乱污危”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宝安区闲散用地清理处置工作方案》;“7”是人才、创新、住房、文产、金融、产业、贴身服务企业等扶持政策。
一名长期关注宝安的区域发展研究人士表示,“1+5+7”文件期望解决的均是宝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是宝安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发展需要作出的有力探索。如针对影响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空间问题,“1+5+7”文件提出了“严守74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扩大工业用地用房有效保障、清理挤压"散乱污危"企业,有效释放产业空间、盘活闲散用地,最大限度破解土地低效利用难题”等多项举措;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文件提出了“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人才住房供应力度”等,全力以赴打造“智创高地”。
宝安还简政放权,打造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政务服务实现街道通办通取、自助服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区级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口径通办”;开通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构建起集归集、共享、奖惩于一体的“法人+自然人”大诚信体系,让守信者一路畅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一系列“组合拳”让宝安的营商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政府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中能建、腾讯、美国戈尔、瑞士ABB、云洲科技、大生农业等名企纷纷落户宝安。据统计,目前宝安商事主体达71万家,上市企业36家,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宝安投资,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发展态势。
■构建创新生态
“两个坚定坚守”推动高质量发展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5年,宝安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232家,2016年增长到2222家,2017年再度猛增至3030家,约为2015年的2.5倍,相比2016年增加了808家,相当于日均新增2.2家。2017年,宝安全区研发投入总数达192亿元,比上年度翻一番;专利授权量1.72万件,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5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3%。
一个以传统加工制造业起家的行政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何呈现井喷式增长?这得益于宝安区坚定不移地坚持“两个坚定坚守”——坚定坚守实体经济和工业制造,坚定坚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逐步建立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高质量产业生态体系。
为推动制造业层级不断迈向高端,近年来,宝安加快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产业等高精尖产业,华讯方舟“中国天谷”、大族激光智能制造基地、亚太卫星、联想南方、云洲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同时,宝安实施技改倍增计划,以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推动质量效益提高,促进传统产业智能转型,奋达科技、中源智人等大批本土制造企业从中获益,奋达科技以代工生产扬声器起步转型成为智能穿戴行业的“隐形冠军”,中源智人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在科技创新方面,宝安大力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载体先行,推动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产业高端创新载体,全区“科技桃花源”达63个,提供了680多万平方米的创新空间承载;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预计支出3.9亿元科研专项资金,扶持了近2000个优秀科技项目;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持续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每年举办宝安创新创业大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宝安还加强金融创新,开设“金融超市”,推出“科技金融贷”项目,为科技型企业和金融平台搭建融资合作的“最后一公里”。“金融超市”2016年开业,目前已有33家机构入驻,包括21家银行机构、3家担保机构、3家券商及保险机构、创投机构、法律机构等。“科技金融贷”项目引进了农业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杭州银行和浙商银行等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发放融资贷款8.25亿元。
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为此,宝安大力发展“院士经济”,规划建设石岩湖国际院士村,筹建“院士创新工作室”;精准引才,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打造了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宝安人才园等一批人才招引和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院士宝安”签约诺奖得主2名、院士9名,已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全区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74个,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达到581人。
■打开国际视野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快开放步伐
今年以来,宝安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4月19日,宝安区中德产业合作总裁班第8期开班,来自宝安区的企业家代表一行飞赴德国、荷兰等地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
德国时间4月22日晚(北京时间4月23日晨),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展会——2018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深圳市共有70多家企业组团参展,其中来自宝安的企业有32家,几乎占据深圳的一半。
当地时间4月25日,法国阿维尼翁市议会审议并全票通过了该市与宝安结为友好城区的议案。阿维尼翁市将成为宝安第一个国际友城,双方将从文化、艺术、体育、经济等各方面广泛展开合作。
开放,宝安有天然的基因。地理位置上,宝安有丰富的岸线资源,毗邻香港、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是珠三角地区产业对外交流的重要节点,兼具海港、空港、铁路、轻轨、内河码头、高速路网“六龙汇聚”的优势。宝安是汉唐“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的核心要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几年来,随着转型不断加速,宝安更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宝安高位对接德国工业4.0,推动制造业迈向更高能级。自2016年开始,宝安全面部署对德合作,宝安的政府、企业、机构与德国已达成多项合作:宝安区驻德国代表处在法兰克福揭牌,中德(欧)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创维、朗科等宝安企业纷纷进军德(欧)市场开展投资并购活动,欣旺达在德国设立子公司和检验中心,航盛电子在德国成立了办事处,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拟在宝安设立代表处……这些都为宝安发展高端制造业打开了国际视野,注入了强劲动力。
宝安积极开展“走出去、引进来”双向招商和推介,举办境内外项目与资源对接系列商洽和投资推广活动累计超过70场次,赴加拿大、英国、乌克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外投资推广活动超过40场次,累计搭建美国、德国、以色列等海外投资推广直通车10条,接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海外回访团队超过10个,累计向海内外客商近10万人次推介宝安营商环境,吸引了瑞士ABB、DHL、哈佛康道等多家国际一流企业落户宝安。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推进,宝安又一次站到了“风口”。姚任表示,宝安将深度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中产业发展走廊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广深、深中“双走廊”叠加优势,加快机场东空铁综合枢纽、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壮大临空、会展经济,进一步提升宝安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宝安深度融合,全力以赴将宝安打造成湾区核心,即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
■破解治理难题
推动力量下沉改善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感
“街道整洁了,邻里和谐了,周末社区组织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了,不仅有年轻人的活动,老年人和小朋友也有地方休闲娱乐了,社区党员和居民之间互帮互助成为习惯,我们社区真的大变样了!”这两个月来,居住在宝安区石岩街道浪心社区的刘先生逢人便夸赞社区的变化。
由于外来人口集聚,宝安面临着社会治理难度大、“小马拉大车”的困局。为了夯实治理根基,提升百姓幸福感,宝安全面铺开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以强化社区党委领导为核心,通过对社区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力量下沉、夯实基层基础,发挥社区党委“统筹、管理、服务、联动”职能,把社区党委做实、做硬、做强,打造成“准街道办”,以此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随着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宝安的社区治理也正在发生变化:石岩街道浪心社区的秩序、居民满意度都有所提高,尤其在市容、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升明显;松岗街道沙浦社区发现并查封、清理住宅式加工厂违法行为65处,排查出7910处用电安全隐患;沙井街道后亭社区实现物业管理费100%全额收缴等。
深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推动集体经济加速转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一项,宝安也率先开启探索。近日,宝安区福永街道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发展促进会,以“共商、共享、共赢”为宗旨,推动股份合作公司在联动发展上做好示范,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有品质的经营。在规范发展上做好引领,不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化运营体系;在均衡发展上做努力;在统筹政府利益、公共事业建设方面展现担当。此举被评价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发展里程碑”,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宝安现有人口500余万,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为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文明素养及应急能力,增强家园意识和城市认同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宝安对全体市民开展全覆盖培训,以“来了就做宝安人,安全文明第一课”为主题,整合多种教育资源,针对重点对象,深入社区开展统一的教育培训。自5月21日至6月5日,10个街道预报名已达12万人,结业人数7万余人。
宝安还倾力改善民生,让百姓享福祉。宝安发挥名校、名院辐射作用,实施“集群化办医、办学,集团化管理”改革,近两年来,成立宝安中学(集团)、新安中学(集团)、宝安职业教育集团、宝安幼教集团四大教育集团,2017年全区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超3万个。
宝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3+2”“南中北3个片区”的医疗格局。当前,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1040家,病床7980张,千人病床数约2.6张,现有三甲医院2家,国家级示范社康中心4家。
宝安创新实施38区、39区棚改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开工,成为深圳市第一个开工的旧住宅区棚改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回迁房960套,解决人才住房近1000套。宝安还以网格化智慧管理为抓手,深化城管综合执法和警务体制改革,2017年整治重点隐患190万宗,为2016年的4.1倍,通过多种举措为宝安市民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富裕家园、和谐家园、文明家园、幸福家园、美好家园。
撰文:崔洁摄影:何俊编辑统筹:李杰伦
新闻推荐
深圳两家医院 入选“登峰计划” 每家医院一年将获3亿元财政支持
南方日报讯(记者/向雨航)6月6日,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推出9家重点建设医院,包括5家“登峰单位”和4家“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