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勇,男,1957年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教育集团(南山)塘朗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南山区棋牌协会副会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少年儿童信息研究员。1974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副校长、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曾七次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校长;二十多次被评为南山区优秀校长、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德育先进工作者、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安全管理突出贡献个人等;深圳市第四期小学校长提高班“双优学员”;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优秀个人。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刊物发表并获奖。其中《浅谈棋类教学促进德育的研究》获全国中小学科研论文特等奖。
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左三),校长陈十一(左四),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右四),常务副区长王立德(右三),副区长练聪(右二),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右一),南科大实验教育集团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张帆(左一),南科大实验教育集团塘朗小学校长叶小勇(左二)共同见证南科大实验教育集团揭牌仪式。
□ 本报记者 明凡通讯员 张丽红 张永生
教育是教师终生的事业。许多优秀的教师,其教育热情和教育理想潜移默化影响子女,使之也投身其中。在深圳南山,有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世家,一家四代七口人,都投身于教育事业,将教育当成了家庭的使命。其中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名叫叶小勇,是享誉南山的资深教育工作者。
叶小勇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实验教育集团(南山)塘朗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塘朗小学对他来说有特殊意义——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的父亲叶文才就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学校浸润了叶家两代人的汗水。就任该校校长后,叶小勇提出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努力打造“融琴棋书画茶,通德智体美劳”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学水平乃至校园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叶小勇也迎来了他教育人生的巅峰时刻。
代代传承坚守教育阵地
1957年,叶小勇出生在一户教育世家。他的外祖父是私塾先生,父亲叶文才1951年进入南头中学附属师范进修学习,由此投身教育战线,凭借在教育事业和社会工作中的贡献,被评为深圳市第一批文明市民。母亲黄彥龄同样是教师,一生奉献给南山教育事业,在耳濡目染之下,1974年,17岁的叶小勇高中毕业后即走上了教师岗位,从此开启了44年的教育生涯。1985年,积累了丰富教育经验的叶小勇被任命为南头城小学校长,开启了33年的校长岁月。
走上学校领导岗位的他,开始思考如何建设和发展一所好学校。叶小勇热爱体育,喜爱乒乓球,他认为体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小时候懂体育,可以为一个人的幸福人生奠基。在南头城小学,他开创了学校乒乓球特色,筹集资金建设了一座当时还非常罕见的学校体育馆,世界乒乓球三连冠获得者庄则栋曾到校指导,学生屡获广东省金牌。1996年,他调任大冲小学后,又强化了该校羽毛球项目的训练,开展了全校师生每人一球一拍活动,带领师生参加广东省运动会羽毛球比赛获得7枚金牌,荣获深圳市特殊贡献奖,为大冲小学创造了办学特色。2002年出任赤湾小学校长后,他又引进中国象棋项目,世界冠军许银川代表中国棋院授予了赤湾小学“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称号,该校学生象棋团队曾荣获全国团体三等奖。
2009年,叶小勇调任塘朗小学任校长。安排这次调任的南山区教育局领导事前都不知道,这其中包含的一份温情的历史“偶遇”:1974—1979年,叶文才就在塘朗小学任校长,30年后,叶小勇追随父亲的脚步也来到了这里。只不过,当年叶文才担任校长时,这所乡村小学地处偏远,只有8间平瓦房,9个教师,200多个学生。而叶小勇到任时,塘朗小学已经成为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拥有14个教学班、教职工40多人、学生500多人的深圳市一级学校。现在,学校已发展到25个教学班,教职工80多人,学生1000多人。30多年沧海桑田,深圳的发展变化体现在一所学校上,而这所学校又无声地联系起了叶家两代人。
幸福教育凝聚教育思考
身处父亲奋斗过的学校,叶小勇更觉责任重大。结合家里几代人的教育人生和自己30多年的教育生涯,他总结出了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幸福。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增进人类的幸福,其中包含让每一位师生在幸福教育中体验,享受教育的快乐与幸福,也包含让家长收获幸福的成果。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明确塘朗小学应该走幸福教育发展之路,办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
叶小勇把学校视为一个发展的大舞台。他认为,校长作为这个“舞台”的指挥者,应该加倍爱护这个“舞台”,视校如家,设身处地为“舞台上的舞者”——教师考虑,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供教学的自主权,拓宽其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快乐教师——幸福教师”的成长。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叶小勇提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塘朗小学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爱的三部曲——关注信任、尊重宽容、感动激励。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好;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宽容学生的差异、错误;感动学生,从细微做起,激励学生向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迈进。
叶小勇说:“幸福教育的核心,是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追求幸福的人往往心怀善念。在叶小勇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字是端正的楷书“善”,书写者是他的母亲——曾获广东省优秀辅导员的黄彥龄。这个“善”字,对叶小勇来说含义非常丰富。“其中之一是坚持善良做人,智慧做事的人生信条。另一方面,也是指"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远,善领者众"。”他说,“我的父母,我的弟弟,我的妻子、儿子都是教师。我们一家人的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人是幸福的,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要把这份幸福传递给更多的学生,就需要把幸福教育的理念落在实处。”
在塘朗小学,幸福教育落实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他们又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理论,丰富幸福教育的内涵,拓宽幸福教育的途径,提出“开启智慧教育创新智慧校园”的办学方略,让幸福教育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客家文化培植校园特色
叶小勇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祖籍是石岩官田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客家人。时至今日,他的普通话里还能听出隐约的客家口音。而塘朗小学所在的社区,尤其是长源村,居民以客家人为主,不少学生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当下,深圳市各个中小学都在寻找自身的文化特色,力图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叶小勇发现,对塘朗小学而言,这个文化标识其实近在咫尺——在打造“融琴棋书画茶,通德智体美劳”特色校园的基础上,客家文化成为塘朗小学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文化特色。
在叶小勇的努力下,塘朗小学成立了“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先后创建了“客家山歌合唱队”“客家麒麟舞队”“客家杯花舞队”“秦琴弹唱队”等社团,建设打造了“客家文化长廊”“塘朗小学客家风情美术工作坊”等文化场所,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感受体验客家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此外,为了让客家文化教育落实在文本上,他们还自主开发编印《客家文化知识读本》《客家文化知识画册》《客家家训》等系列校本教材,大力推广普及客家传统文化,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截止到2017年12月,塘朗小学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深圳市“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客家山歌文艺展演”“客家文化大讲堂”等品牌项目和“客家大盆菜晚宴”等独特文化展示传统。目前,塘朗小学已成为深圳市客家文化活动的实践基地,多次荣获深圳市客家文化节活动优秀、最佳组织奖,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是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唯一授牌的“客家山歌传播基地”和“深圳市客家文化实践基地”。2016年3月18日,该校师生千人共舞“客家杯花舞”,创造了这一非遗项目表演人数的世界纪录。
改革开放40年,深圳城市发生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深圳教育的变化也可谓翻天覆地,叶小勇是一位亲历者。44年的教育经历,他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子,桃李芬芳遍布深圳乃至全国。33年的校长经历,他在南山各地埋头耕耘,打造了一所又一所特色学校,叶小勇成就了自己大写的教育人生,必将在南山教育界刻下永恒的记忆。作为曾七次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校长的教育战线老兵,叶小勇对教育情真意切、不懈热爱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时常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衷心祝愿叶校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文化,奋勇前进,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深圳商报讯】(记者程连红通讯员卢智文黄奕)昨天下午,由市国资委主办,市安委办、市住建局、市应急办指导,市燃气集团承办,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