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映斜阳天接水”,把“接”字错刻成了“楼”字。
“高堂明镜悲白发”这句话,漏了一个“堂”字。
把“杯莫停”,刻成了“君莫停”。
把“蒌蒿”的“蒌”,错写为“萎”。把“河豚”错刻成“河水”。
【深圳商报讯】(记者 贾少强 文/图)“盐田街道明珠社区公园里诗词墙上,总共四首诗词,有多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实在有点离谱,向你们反映一下,希望能及时纠正,以免以讹传讹。”日前,盐田居民苏先生向记者反映说。
记者来到位于盐田街道东海道乐群小学北侧的明珠社区公园。公园里有几位正在休闲的居民。在诗词墙上,记者看到,一些白色大理石长条,镶嵌在红色墙上,上面刻着一些唐诗宋词。
但真可谓“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诗词墙上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被刻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水欲上时。”
显然,把“蒌蒿”的“蒌”,错写为“萎”,成了“萎蒿”。把那句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正是河豚欲上时”中的“河豚”,刻成了“河水”!让人读了哭笑不得。总共四句诗,后两句全刻错了。
碑刻中,将唐代李白的《将进酒》中的“杯莫停”,刻成了“君莫停”;将“高堂明镜悲白发”这句诗,漏了一个“堂”字,成了“高明镜悲白发”。读了之后,让人不知所云。
北宋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中那句著名的“山映斜阳天接水”,把“接”字错刻成了“楼”字,变成了“天楼水”。有谁能明白“天楼水”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这些诗词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也不规范。因为是竖排的,有的标点靠左,有的标点居中,句号也不是规范用“。”,而是用“.”来代替,看起来非常别扭。
记者注意到,这个社区公园,紧邻着乐群小学和盐田实验学校,很多中小学生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个公园。利用公园传播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本来是好事,也是非常值得做的,“但这种错误对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可忽视,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应该的。”苏先生对记者说,小时候,他就曾听过古代把“用斧伤人”改成“甩斧伤人”的故事,也读过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近期也出现过因读错“鸿鹄之志”而引起争议的事情,这些故事都是说明了中国汉字的严谨性和巧妙性。在这样的公共场所,出现这么大面积的、本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非常值得反思。
新闻推荐
船员聚在一起阅读。本报讯为进一步丰富远洋拖轮船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马鞭洲边防派出所官兵积极主动联系辖区远洋拖轮公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