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委书记王强逐一了解北部片区22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图为王强兴致勃勃地欣赏卓雅小学校歌。
西丽小学的陈奂霖同学现场演示其发明的音乐喷淋立体洗澡装置,该作品曾获中国创造力大赛金奖。
“之前偏居一隅的南山北部片区,如今已然是科研机构聚集、高校林立、名校遍地!”家住西丽的谯女士,在充分了解南山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状况后,称南山北部片区如今堪称“深圳海淀”!
日前,南山区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现场会在西丽小学召开。南山北部片区的22所学校齐齐亮相,向市民展示了近5年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成果;南山区第六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也同时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南山优质教育带全面打通,南山教育“南北不均衡”的顽疾成为历史。对此,南山区委书记王强表示充分肯定,称“北部片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是开创性的、跨越性的、根本性的!”
北部片区不再是“教育洼地”
南山区是广东省的第一个教育强区。然而,一向被视为教育高地的南山区,却始终被“南北片区教育发展极其不均衡”的顽疾困扰。
如何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上端平“南北片区”这碗水?早在2013年,南山区教育局就把推进北部片区教育发展,作为南山教育十大攻坚任务之一;2016年,又实施了南山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最终,取得了南山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地新建了一批学校,这些学校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标杆性学校”;通过联盟办学,以南部片区名校引领北部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并将优质的教师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北部片区,北部片区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教育新气象。
据悉,北部片区22所学校完成市级以上课题129项,开发校本课程687门,共计获得675项区级以上奖励。
想方设法“端平教育这碗水”
据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介绍:为了实现教育发展“南北均衡”,南山教育主要采取了两类措施:一是配置资源“南水北调”,抬高北部片区教育水位;二是“筑坝蓄水”自我挖潜,激发北部片区内生发展动能。
“南水北调”:借力名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来,南山区积极借助南山北部片区高等院校、高新企业智力和资源聚集优势,实施“中小学—大学伙伴计划”,探索更加灵活的办学模式,组建中小学校联盟。2014年,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同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小学,并于2015年增加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实验二小。与深圳大学城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成立“大学城实验学校联盟”,丽湖中学、西丽小学、桃苑学校成为首批成员学校,实现教学设施、课程、师资等资源有效互享。此外,还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创办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与深圳中学、大疆科技合作举办深中南山创新学校。
同时,南山区实行“精英人才校园共享计划”,两批共评出涵盖各学科的30名“精英教师”,加盟新办学校和北部片区学校,加快推动教育均衡和优质分享。北部片区如今共有特级教师12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区“精英教师”5人,区“先锋计划”后备干部34人,区级以上名班主任44人,成立区级以上名班主任工作室32个。获百花奖课程教学大赛特等奖11人,一等奖37人,二等奖55人。
南山区还创新性地提出以“集团化办学”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通过“联盟办学”,让桃源中学、龙珠学校、白芒小学、平山小学北部4校植入了南外、育才、南实、南山二外的名校基因,实现了“南区名校带领北区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愿景。2017年桃源中学中考成绩在全市平均分下降4分的情况下上涨3分,龙珠学校公办普高上线率较上一年提升2.2个百分点。
“筑坝蓄水”:盘活既有教育资源
南山区还全面加大软硬件投入,促进北部片区老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
改扩建已有85年办学历史的西丽小学,使其学校面貌和教学设备得到了质的提升;新建松坪学校现代图书中心、现代报告厅、化学和数字创新实验室;以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孩子潜能的卓雅小学,让学生在校园里演绎着多元发展的未来之梦;地处城中村的“珠光小学”导入波多里奇质量标准,获“2016年度南山区人民政府质量奖”;最为偏僻的大墈小学,在2018年南山区第二届“百花奖”中,一举摘得语、数、英三个一等奖;南科大实验学校牵头发起成立了“北斗七星”教师发展联盟,以草根联盟的形式,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自发提升北部片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全面打通“新优质教育资源带”
新挂牌成立的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由南山北部片区的4所学校组建而成,以南山文理实验学校为核心校,西丽二中、西丽二小、留仙小学为成员校。
“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的成立,是南山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刘根平介绍,该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南山文理实验学校,是南山区北部片区教育创新发展的“精彩样本”,是南山北部片区通过自创品牌建设的高水准优质学校。这一集团的挂牌成立也标志着南山新优质教育资源带全面打通,南山教育均衡发展成为现实。
“未来,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的每一所成员校都会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优质学校。”南山文理实验学校创校校长吴希福介绍,学校将开设和平课程、模拟联合国课程、国际象棋课程、脑科学研究课程、博物馆课程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特色课程,系统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教育投入不封顶不设限
“以留住小人才吸引大人才、以培育小人才服务大人才!”南山区委书记王强指出:未来南山北部的发展不可限量,教育要率先突破,为北部区域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发挥南山知名企业多、高等院校多、科研机构多的优势,在合理评估、科学规划学校、学位的基础上,深化名校、名企多元合作模式,做大做强北部两大教育集团,办一流名校、聚一流名师,让北部教育事业的步子迈得更扎实、更稳固,努力满足北部居民多层次、高品质的教育需求。
“到2022年,南山北部片区还要新改扩建学校7所,新增学位近1万个。”王强介绍,南山区每年的教育投入约占全区财政支出的1/4,2017年投入约55.2亿元,2018年安排投入65.6亿元。“南山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北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的投入,不封顶、不设限。”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刘丽通讯员龚振赵小平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曾贤平)昨日,记者从南山区妇儿工委了解到,暑期即将到来,南山儿童科普联盟将推出展馆专场讲解公益活动,面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