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娜上海报道
30岁告别华为成立IT软件企业,35岁正式踏入VC行业。43岁时,他选择成立独立的新基金。
今年7月,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回忆再次创业的两年时光、剖析千乘资本的产业互联网投资逻辑。
“toB和toC的发展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中国在toC的消费互联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toB的产业互联网则欠下了太多的账。”熊伟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投资机会将持续10年。
2016年5月,迅游科技的股票解禁在即,这是熊伟进入VC行业后投资的第一个项目。然而市场却传出消息,熊伟已经放弃千万元奖金,正式创办千乘资本,并已经完成一期基金的募集。
过去几年的新基金潮中,市场人士常用“明星投资人单飞”来描绘当时的场景。
熊伟发起成立千乘的过程,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单飞——他没有带走当时在达晨的任何团队成员,一期基金募集时也婉拒了多家达晨LP的出资意向。
“我想证明自己。”他这样回忆当时的选择。
归零,启程
熊伟的VC投资经历起步于力合,成长于达晨创投。
他在2008年投身创投行业,2009年加入达晨,并用了五年时间从投资经理成长为达晨南方区的业务负责人。从业过程中,先后投出了铁汉生态、茂硕电源、迅游科技、兆日科技等代表案例。
2014年熊伟成为达晨历史上的第12位合伙人,负责基金在整个TMT领域VC阶段的投资。当时,国内VC机构对移动互联网的投资开始接近顶峰,投资人都在纷纷寻找下一个投资增长点。
这一年,熊伟陪同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走访了一批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赴美国考察创新技术、到德国学习工业自动化、去以色列见技术初创公司、在日本了解材料和电子元器件行业。
熊伟在就职于华为期间,还曾在公司进行过内部创业,这一从业经历让他对技术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整个行程的所见所闻,让他看到了中国未来10年的样子,也让他找到了未来投资的方向和着力点——“+互联网”,也就是产业互联网。
“实现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是数据化。”带着这样的判断,熊伟带着团队以大数据为切入口投资了一批企业。2015年底,熊伟正式向领导提出离职的打算。
根据他当时判断,VC机构正面临两个新的机会,横向从VC阶段拓展到并购领域,纵向深耕新兴技术在传统行业应用的机会,走专业化、重度垂直的路线。
他决定要抓住后一个机会,成立的新基金品牌专注在产业互联网主题的专业投资。
数据重构产业
2016年3月,千乘资本正式落户深圳市南山区创业投资大厦。凭借过往从业经历和投资业绩,团队很快完成5亿元首期基金的募集。
“千乘”的中文名取自《论语》中的“千乘之道,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公司英文名“Fibonacci”取意自斐波拉契数列——在这组数列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名字背后是千乘的投资哲学:对事物的基础一点一滴地认真积累,在坚持足够长时间之后会有超出预想的回报。
“中国是一个传统产业为核心的大国,我们以数据重构产业的过程不是革命性的颠覆,而是逐步迭代的过程,更是技术赋能产业的过程。这是千乘投资产业互联网的逻辑背景。”熊伟说。
按照产业、技术、行业三个维度,千乘资本团队将产业化互联网进行了具体划分,首先以技术驱动切入,包括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过程的赋能,结合企业价值链的具体环节痛点(供给侧、供应链侧、营销侧等环节),再根据具体行业场景对产业升级、变革的成熟度点等,最终精准锁定投资的细分领域与企业。
产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项目判断依据自然也不相同。千乘资本的判断依据是:第一,团队组合兼顾研发和销售型的核心人才;第二,产品要有至少一家“灯塔用户”,即行业头部客户,同时满足了产品需求的行业领先性与支付实力;第三,公司已经有收入,即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初步的落地和市场验证,已有客户愿意为其付费。
“我们的投资可以为企业的高速成长解决现金流的问题,我们认可战略投入下的亏损,但这个亏损一定是收敛状态的。”熊伟说。
做熟悉的事
截至2018年7月,千乘资本的管理资本量为6.5亿元,累计投资了24个项目,代表案例包括海目星激光、数策软件、中超新材料、端点科技等。
投资在一个专业领域让基金团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产业资源,很多行业专业基金都会将投资阶段拓展到更广泛的阶段。但熊伟却坚持,专注在A轮和B轮阶段的投资,且B轮投资原则上只用于加码过往项目的新一轮投资。
“做熟悉的事儿,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熊伟这样介绍他的决策依据。
熊伟曾在2003-2008年创办并经营一家IT软件公司,熟悉团队从10人增长到200人的企业管理;达晨期间个人主导投资的项目有五个已经完成IPO上市,其中四家是在A轮阶段投进。显然,他在早期投资上更具优势。
在他看来,早期投资的难点在于:“否定一个早期项目有一千个理由,但要肯定它,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判断。”
对应在投资团队成员的选择上,他偏爱两类候选人:第一种,技术出身;第二种,有创业经验。
基金成立两年后,熊伟带着他的投资组合来到东沙湖基金小镇,拜访了元禾辰坤主管合伙人徐清。
“我们给元禾看的都是千乘的portfolio("投资组合"),不是我个人在达晨时的项目。我们已经在慢慢证明自己。”这次会面后不久,元禾辰坤正式成为千乘资本的基金出资人。
熊伟说,他用两年时间从无到有打造了“千乘”,未来,他希望和更多的伙伴一起把千乘打造成一个平台。(编辑林坤)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深圳7月23日电微信红包本是亲友间娱乐、交流的一种方式,但在一些微信群里,几块钱的红包却代表着数万块钱的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