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区政府与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广东移动、华为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8月21日,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会上,坪山区政府与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广东移动、华为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深圳5G试点正式启动实施。此外,坪山还与杭州海康威视、深圳市商汤科技、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以鼎铉公司为依托,与腾讯、海康威视、商汤科技、天津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共同启动了坪山区“AI+视频”联合实验室。
坪山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融入城市治理,将各个部门及行业的大数据整合汇入“城市大脑”,让政府沉睡的数据资源活起来。作为深圳市最早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区域之一,坪山自2009年起便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征程,2013年就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区。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已经逐步在规划思路、建设模式、成果运用等方面摸索出一条具有坪山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之路,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文/图:徐剑陈俊朱静欣
1多方签约
助力“智慧坪山”建设先行先试
本届展会上,坪山区与多方签约5G应用试点合作协议、启动“AI+视频”联合实验室。无独有偶,不久前,坪山还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华为坪山城市产业云平台;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把坪山区建成为全国首个落地的“城市超级大脑”创新示范区。
与各技术大咖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无疑又向外界发出明确信号,坪山区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征程中,又迈出崭新的步伐。坪山区相关负责人向笔者透露:“坪山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继续承担先行先试的角色,全力争取将坪山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城区。”
此外,在此次智博会上,由坪山区承办的“智慧坪山”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以及城市超级大脑等模块,集中向大家展示了坪山在新型智慧城市上的建设成果。
这其中,智慧管理指挥平台是为了顺应坪山区机构改革,整合全区现有分拨平台、采集软件,打造民生诉求、巡查上报、事件分拨、业务协同、网格员指挥调度、考核监督、统计分析、决策辅助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智慧系统则是高效整合坪山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统一指挥、协同联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此外,坪山区政府还着力与腾讯公司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城市超级大脑”落地的示范区,备受关注的“城市超级大脑”将重点建设平台层能力,并开放接口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应用层,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2高位统筹
构建功能完备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体系
坪山区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超前规划,科学布局,高位统筹,加快打造智慧高效的城市管理治理平台。区一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建设,提升街道指挥分中心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各职能部门、各行业领域实现信息互联、数据共享,逐步构建功能完备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体系。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坪山区始终坚持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逐步探索出“五统一”“两化并驱”“以用促建”等经验做法。
为解决“信息碎片化”难题,坪山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网络、统一管理的“五统一”原则进行建设。并积极引入“外脑”,确保“智慧坪山”建设的前瞻性和引领性。通过成立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统筹推进。同时,构建“1+6+N”的智慧城市指挥运行体系,集中受理、统一分拨、闭环运作、实时监督,成立坪山区值班应急与智慧管理指挥中心,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核”;辖区6个街道也分别整合网格、应急值班和事件分拨部门,成立了指挥运行分中心;区三防、综治、查违、安监、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指挥运行分中心的建设也陆续启动。此外,坪山区指挥中心还联合区编办、法制办共同梳理“事件清单”,实行“首问负责制”“首办负责制”,确保统筹有力、协调有据、令出必行。
3服务民生
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型政府
坪山始终把服务民生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利用最前沿的技术,推动城区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升,为民众营造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为此,坪山区积极在服务民生功能上下功夫,并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两化并驱”,坪山以“网格化”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以“信息化”助力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充分利用街道分设、成立行政区、机构改革等契机,突出小政府、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优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机制、流程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
其中,2017年的两个重大项目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一是由区委书记挂帅“优化区街网格工作机制”改革,自上而下改革治理体系、整合基层网格队伍;一是由区长挂帅“民生诉求渠道优化整合”,自下而上整合渠道、改革事件处置流程,切实打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型政府。
与此同时,坪山区彻底整合数字城管、网格综治、民生诉求等事件分拨平台,打造全区统一的事件分拨平台——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实现“集中受理、统一分拨、实时同步、全程监督”。据悉,自坪山区智慧管理指挥平台上线后,2017年共受理、分拨事件54362宗,其中民生诉求类事件同比增加两倍,总体处置时限压缩三分之二,在市信访12345热线业务考核中,坪山区全年办结率、受理告知率及办理告知率均达100%,创历史最好成绩,受到市民的广泛好评。
4深耕数据
资源共享撬动城市“大治理”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数据标准化、共享常态化是实现智慧化的决定性因素。坪山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时狠抓数据资源采集、更新和数据标准化、数据统计分析工作,为民生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强大支撑。
坪山以“网格化”为抓手,对网格划分、基础数据采集、业务网格对接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规范,确保公共基础信息数据标准化,促进数据互通共享。目前,大数据中心平台已全面接入整合19家市直部门、37个区内单位业务数据,完成136类38万个城市部件的信息采集、确权、上图工作,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由15%提升至70%以上,公共WiFi重点区域覆盖率100%,无线连接成功率100%,在全市排名第一,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智慧化、精细化的实现提供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坪山以“网格化”为抓手,对网格划分、基础数据采集、业务网格对接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规范,确保公共基础信息数据标准化,促进数据互通共享。同时,在系统梳理职责清单基础上,整合优化分级分类标准,形成全区统一的网格事件清单和公共基础信息采集清单,共设置一级分类17个,二级分类189个,三级分类893个,并根据重要性及紧急性将事件分为A、B、C三类,实行“准入制”动态管理。
力推数据上图。坪山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数据上图工作,完成了全区166平方公里的二维、真三维数据采集、建模工作;采集、制作了全区891公里道路全景影像;完成了29大类、609个数据图层的上图工作,为各类基于地图的应用系统开发提供了强力支撑。
循数治理辅助决策。坪山还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对辖区人、房、法人、城市部件等公共基础信息的动态变化以及网格事件、民生诉求、突发事件的热点、难点和趋势进行长期的、多维度的统计分析,积极为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治理的精细化、“循数治理”积累分析模型。
新闻推荐
近日,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计生协开展了两期儿童心理情感辅导活动,共吸引辖区80多名亲子家庭参加。坑梓街道计生协为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