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深化“集成化解”平台建设,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实习生 王丹红
“种下智慧树,结出百果香。”在日前召开的福田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工作推进会上,记者了解到,福田区力争率先打造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共建共治共享的“福田样板”。福田区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获得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永忠的充分肯定。中央政法委联合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系列电视政论片第四集《智惠于民、智安天下》全面报道了福田区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做法。省、市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全面总结推广福田区打造大数据平台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经验。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让社会治理变社会“智”理,成为福田区走在全国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前列最亮眼的名片。
大数据、多平台成就智慧“城区大脑”
“通过电子大屏幕,我们可以对全区发生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福田区委政法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这样快速且集中的数据反馈,得益于深圳市福田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的建成。
据了解,这个超强“城区大脑”具有事件分拨、应急联动、风险监测、数据共享、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它以“预警监测S平台、综合治理M平台、决策支持A平台、公共服务R平台、基础技术T平台”为载体,开发了“100+”应用系统,构建了“一中心、五平台、百系统”的“SMART”新型智慧城区架构。是汇聚全区各类数据和系统,构建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一体化联动,既为基层一线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决策提供辅助的“城区大脑”。
从前,社会治理极大地依赖大量的人力劳动,费工费时。而现在,哪里有突发事件或安全隐患,“城区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依托监测产生的数据和案例构建分析模型,掌握发展规律,推动防控体系由事中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预警转变,实现风险隐患“负一秒”预警、“零延迟”响应、“全方位”防范。据了解,2017年福田区共预警舆情499宗,其中重大舆情59宗,均在30分钟内即完成应急响应,91%控制在5分钟内,响应速度有了质的飞越。
“城区大脑”的快速响应,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群众的共同发力。在响应过程中,各成员单位和市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上报数据,系统实时刷新汇总,全部数据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开展全方位数据分析研判,有效支撑了政府的科学决策。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的建成破解了数据分散在各部门,基层人员无法得到跨部门数据支持的难题,让各部门与人民群众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智慧派出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福田公安依靠大数据、自助报警系统以及多功能警务自助服务平台等,让数据代替民警和群众跑起来,大大提高了问题处理效率。大数据结合多平台、多系统的智能化体系,实现了数据从群众中来,又重新服务于群众的良性循环。
集“智”各方实现共治
在过去,社会治理的事务往往靠政府一手“包办”。但是仅由政府处理这些纷繁的事务严重限制了处理效率,也难以提高解决问题的专业性。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积极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事务。在福田区,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共治的实践百花齐放,充分地发挥了各个社会组织的优势。
以香蜜街道为例。家住香蜜湖街道的王女士每年都需要到深圳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登记。而从今年7月起,王女士走几步路到社区物业管理处便能办理这项事务。在福田区香域中央花园的小区管理处门口,可以看到政务服务代办点的标志牌十分醒目。《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深圳市敬老优待证》等11项服务都可以在此办理。不少居民都反映,“自从小区内设立了政务服务代办点,不用出小区就能办事,真是太方便了!”
包括物业代办政务服务在内,香蜜街道有三种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整体购买服务的“侨香模式”、委托信息采集的“深康模式”以及政府服务代办的“翠海模式”。其中,“侨香模式”即采取整体打包、委托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其他社区由工作站承担的管理服务事项外包至有物业企业背景的社会组织,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移;“深康模式”即利用物业管理处最擅长的信息采集优势,将部分网格信息采集业务向小区管理处购买服务,根据信息采集考核情况兑现奖惩;“翠海模式”即利用物业管理处“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优势,将政务服务中一些程序流程简单且可以不需要居民本人亲自办理的事项,委托小区物业管理处代为办理,为居民提供足不出小区甚至预约上门的政务服务。
香蜜街道的社区治理实践只是福田区推进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共治的一个缩影,类似的实践还有很多。比如,通过创新建立多主体“协同网”,莲花街道实现了社区应急的联动化作战。莲花街道充分运用福田应急App和社区应急指挥群等,将网格员、安全员、应急分队、物业单位等队伍纳入统一调度指挥,常态联系学校、高层楼宇等管理单位,结合物联网感知,确保了突发事件能被快速发现、科学分流、高效处置,并且全程留痕。
除了各个街道的独特实践,福田区也协同各方搭建了多个平台,不断推动社会建设跨界合作,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推动共治。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便是福田区在全国首创的社会要素交易平台。该平台汇聚公益机构、政府机构、基金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要素,共同探索解决了许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除此之外,福田法院联手阿里巴巴推出的智能立案、审判、执行平台“巨鲸智”,福田区公证处联手福田区科创中心共同研发的“云上公证”等平台也成功调动社会组织加入社会治理中来,有效提高了福田区社会治理的效率、效果、智能性及便民性。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用大数据、智能平台与系统协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实现了由“大包大揽”向“社会协同”转变。这不仅增强了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社会治理事务的处理效率,还能让各主体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实现更有效、更专业的社会“智”理。
智能平台让人人都能献出一份力
除了社会组织,居民个人在智能科技的加持下,也为福田区社会治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福田区不断创新居民的参与模式与渠道,为居民搭建走向共治的桥梁。
莲花街道彩虹社区于2009年设立的“阳光议事厅”是莲花街道推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开创之举,而今在原有基础上研发的“网上阳光议事厅”App,使居民足不出户实现“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评价权”,让自治更加省心。“过去居民看见路边的垃圾桶、路灯等公共设施有损坏,都不知道该找谁解决,非常影响生活。但是现在,他们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公共设施上的二维码,便能将问题上报,破损的设施很快就能得到修缮。”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杨建汉向记者介绍。这便是莲花街道在全省率先实现的公共设施“身份”管理项目。该项目依托“智慧+”平台,实现物联网与城市管理相结合,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成为巡查人员,降低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门槛,让共治更省力。
除了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共治途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共治的积极性也非常重要。福保街道便成功地从实践与意识形态上,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共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福保街道通过建立“至善福保”微信公众号,为居民提供“组团式”社区服务模式以及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并用“民生微实事”资金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实现了服务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转变。此外,福保街道还通过“最美家庭”“最美少年”评选活动等,把意识形态宣传融入社区服务中,让居民参与共治成为一种理念。
通过智慧福田移动门户、民生微实事、“组团”服务等途径,有关部门与社区能充分地了解群众的诉求,以及群众生活中发现的隐患与问题,从而进行更加精准、高效的社会治理。而福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民生实事票决制更赋予了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权,让群众体会到政府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这些举措为群众搭建了民意反馈、居民议事和信息网络平台,给予了群众充分的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能让群众在“当家做主”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共治中来。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是为了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未来,福田区将继续聚焦社会治理重要领域和环节,遴选、指导、推广各单位各部门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项目,总结先进经验,推进在完成社会治理重大任务、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体制等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真正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福田区在中心区商务楼宇墙体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深圳晚报讯(记者佟艳婷)日前,福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扫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