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的创新发展成就引全国关注。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马琳洁 曾贤平) 10月8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第一条新闻就聚焦深圳,以南山区的创新发展成就为引子,讲述深圳打造“创新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秘方”,引发全国关注。
南山经验推向全国
据了解,近日,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经济日报在内的中央媒体陆续推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系列报道,开篇之作就聚焦了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新闻联播此次关于深圳创新的新闻的一个镜头,就是位于南山区的深圳湾科技创业广场。深圳打造“创新链”引领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基础研发、创新发展、企业实力等方面,而南山区在实施“两链一环”创新驱动七大战略的基层探索和实践正是深圳创新发展的注脚。
今年8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举办培育壮大新动能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关工作情况以及地方典型经验做法。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在介绍深圳“双创”经验做法时,也以南山为例,提到南山区是深圳创新创业做得比较好的区域,特别是南山着力构建“两链一环”,建设“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创新层级链和“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创创新”的创新形态链,打造优质创新生态之“环”,取得明显成效。
南山的创新成果归功于采取了以下七大战略,即:实施技术创新企业主体战略、实施原始创新引进和培育战略、实施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实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开放创新国际化战略、实施服务创新生态优化战略及实施产业创新质量引领战略。
创新成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
据了解,南山区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围绕创新主体、创新人才、科技金融、创新环境做足文章,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筑巢引才、创业用才、环境留才,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人才资源,通过一系列创新金融政策安排,让创新成为有源之水,不断孵化新的成果,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强化创新空间保障、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造高质量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科技创新成就南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就经济质量而言,南山居全国前列,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GDP、税收分别从2012年的15.32亿元、2.4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4.54亿元、7.07亿元;GDP从2012年的283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602亿元,连续5年位列全国区(县)第三、广东区(县)第一;人均GDP达到33.09万元,折合4.9万美元,超过我国香港地区;万元GDP能耗、水耗5年分别累计下降20%、45%。
南山区的产业发展也趋于高端,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8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占工业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占第三产业比重达79.7%。
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南山区的基础创新体现出相当雄厚的实力。目前,南山共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3000家,国内外上市企业148家。截至2017年底,南山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39件,是全国的40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1/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82%,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水平相当。
新闻推荐
南山政协在高校委员密集区设工作站 委员履职接地气,“三区融合”有落点
政协委员桃源工作站的委员调研大学城片区交通状况。政协委员西丽工作站调研政务环境。政协委员粤海工作站推出“三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