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的街区变得越来越美。
脏乱差消失了,街区“颜值”变高了,褪去“郊区形象”的龙田街道,穿上了靓丽时尚的新衣,正在向中心城区蝶变。美丽新龙田的画卷绘就,离不开龙田街道城管执法队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描绘。
龙田街道是坪山现代都市发展轴和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带交汇核心片区,为增进百姓福祉,龙田街道结合城市管理治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城市管理治理能力,推进辖区“城中村”综合整治,改善各市场及街头背角卫生现状,抓好市政绿化管养工作,实现城区环境的全面提升。
“三线”下地
城中村“蜘蛛网”被清理
黄先生在龙田街道大水湾居住了将近10年,提起社区里的变化,黄先生感触很深,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黄先生说社区里跟老家的农村差不多,居民楼之间随意乱搭电线,各种电线网线向“蜘蛛网”一样挂在头顶,有些路面坑洼不平,小巷子里还有不少人随意乱丢垃圾。“但现在变化就特别大了,特别是这两年,小区里变得干净整洁多了,住起来舒服不少。”说起居住环境的变化,黄先生很是满意,他说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但“蜘蛛网”被清理了,路面上也不会看到垃圾。
大水湾居民小组不是龙田街道唯一迎来蜕变的城中村。根据坪山区统一部署,龙田辖区29个城中村除涉及整村统筹等项目的7个城中村,剩余22个城中村全部纳入三年治理范围。其中,2018年计划完成老坑社区盘古石、东坑、西坑、三角楼、井水龙,龙田社区大水湾、大塘、下陂、大窝和竹坑社区罗庚丘、茜坑、上坝共12个城中村的综合治理。同时,东坑居民小组将打造为区级综合治理示范村,大水湾居民小区将打造为街道级综合治理示范村以及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试点。
城中村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系统、复杂的工程,也是快速提升城中村基础设施和市容环境的民生工程。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龙田街道根据相关标准,结合辖区实际,编制了《龙田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2018-2020年实施方案》,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生活污水等10大项治理内容逐一明确推进单位和参与单位,先易后难、分步骤推进实施。
根据合理排序、分项推进,在10大项治理内容中,雨污分流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其中老坑社区基本完成任务,龙田社区已完成85%,竹坑社区已完成95%;“三线”下地社会投资类的8个居民小组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预计今年11月全面完工。“三线”下地政府投资类的19个居民小组争取年内完成;燃气管道项目总进度完成约20%,其他7大项治理内容也在逐步推进中。
“随着‘三线’整治、雨污分流等项目的实施,城中村以往蜘蛛网一样网线密布的情况将消失,辖区内涝现象也将成为历史,城中村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不仅可以提升市容市貌,也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龙田街道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容环境“大变脸”
得到辖区居民点赞
除了“三线”下地,大水湾居民小组还有一样变化得到了不少街坊点赞,那就是新垃圾中转站的完善。在大水湾住宅区内,有一座垃圾中转站长期困扰了不少居民,该中转站与四周居民楼房相距不超过4米,主要接纳大水湾住宅区内2000余户居民的生活垃圾,因为没有采取全封闭式设施,垃圾桶放置于建筑物外,无屋檐遮蔽,臭味不时从里面飘出,下雨天时还会将垃圾冲到居民楼下面,对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
但现在,居民们再也不用受垃圾的侵扰了,龙田街道十分重视居民反映的民生问题,对生活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将大水湾垃圾中转站迁址至莹展工业园门前绿化带,该地属国有土地,道路交通情况较为便利,与大水湾住宅区相距较远,并对中转站做好了封闭式管理、防尘除臭等工作,周边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龙田辖区还有几座垃圾中转站正在进行完善。
市容环境不仅仅是城市的“面子”,更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龙田街道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辖区市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是龙田街道执法队肩负的职责。今年以来,龙田街道执法队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辖区主要路段、商业繁华街区、工厂集中区域、学校医院周边、农贸菜市场进行重点巡查,陆续开展占道经营、乱摆卖、违规广告、示范街区打造、乱搭乱建等专项整治,解决了一批市容环境薄弱环节,攻克了一批城市管理难点顽症,让城区市容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有序、规范。
“占道经营少了,乱停乱放少了,我们这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居住在龙田社区大窝居民小组的李女士感叹,身边的市容环境越来越整洁有序,住得舒适多了。
上个月来势汹汹的风王“山竹”过境,龙田街道也经受住了考验,在台风来临之前,执法队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61块,为辖区居民财产、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台风过境后,辖区内出现部分树木、路灯倒伏,公园边坡、下水口堵塞等情况,龙田街道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开展道路清障、路面清淤、垃圾清理、垃圾清运等行动,并对灾后地区进行防疫消杀、精细清洗、垃圾清运等,让居民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打造城管“铁军”
保障街道管理工作
打击“黑煤气”和泥头车违法行为,也是龙田街道执法队日常工作之一。今年以来,龙田街道执法队严查经营及运输“黑煤气”行为,通过联合各社区、各居民小组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安全工作横向到边、不留死角。龙田街道执法队还加大对辖区主要干道和市政道路的巡查和整治力度,对余泥渣土偷运、乱倒等行为实行“零容忍”,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行动51次,检查泥头车350余辆,泥头车共立案96宗,罚款299000元。
美丽新龙田的炼成,离不开龙田街道执法队的不懈努力。“只有锻造一支标准化、规范化、军事化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才能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更有效地执行。”龙田街道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龙田街道执法队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通过优化人员管理体制、强化队容风纪等,深入开展队伍建设。同时,规范执法队伍“穿衣戴帽敬礼+执法过程全记录”工作,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
面对执法人力有限而执法涉及面广、事项多的困局,龙田街道执法队通过城管执法勤务模式,将执法力量下沉至社区,通过派驻执法队员进驻社区,社区按区和街道要求设置城管专干等手段来增强社区执法力量,有效解决市容环境难题。同时,龙田街道执法队还利用微信功能、电话督导、现场检查、GPS定位等方式实现实时动态监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版采写:坪山通记者曾海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刘雯琪通讯员吕嘉顺)昨日,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杨勇带领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深入深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