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对区政府实施《环保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区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3年来投了多少钱,成效怎么样?”“按照规定,区政府要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并向人大报告环保目标完成情况。” 10月18日,福田区人大常委会针对前期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全市率先对区政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福田区人大探索推出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是创新多种监督方式综合运用,打好监督“组合拳”的有益尝试。此举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实效,彰显监督权威,有力推动中心城区生态文明建设,让治理有起色,发展有亮色,让青山绿水造福千万人民。
【执法检查】
以严格执法推动全民守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监督法律的实施也是人大的重要职责之一。
今年8月,福田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兵分多路,调研莲塘尾污染治理,检查安托山小学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走进辖区医院机构查看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冒雨巡查新洲河上中下游段,对福田区实施《环保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用脚步丈量城市,用行动守护福田的绿水青山。
在新洲河河岸,人大代表沿河查看水体变化,检查河流污染防治工作。得知福田区相关部门正在探索通过生态修复与水体生活化相融合的手段,将这条离福田CBD最近的河流打造成城市生活空间,人大代表纷纷提出建议,高标准、科学规划,让市民共享绿色生态。在儿童医院调研现场,该院采用先进的医疗废物溯源系统,实现全程智能监控,人大代表们对此由衷地点赞。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检查现场,有人大代表坦言,执法检查,有利于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执法机关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促进全民守法,执法检查也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威力。
【专题问询】
以真问题促进真解决
除了严格执法检查外,福田区人大还推出监督“组合拳”,专题询问、专题调研、预算监督、跟踪监督等灵活组合,多种监督形式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拓展了人大监督的力度和广度,实现了监督效果成倍叠加。
根据去年出台的《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专题询问现场,福田区政府书面向该区人大常委会及全体代表报告《环保法》实施情况。随后,代表们聚焦突出问题、焦点问题,就区政府宣传普及《环保法》、区政府环保资金投入、河流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固体废物处置以及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抛出10个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询问。福田区住建局、区卫计局、区环水局、区城管局、市交委福田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一一答复。
“生态环保,人人有责,环水局作为牵头单位,如何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人大常委会委员肖伟雄提问。福田区环水局局长何如说,自新《环保法》颁布以来,利用“互联网+宣传”的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采取“线上+线下”齐发动的形式,开展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生态福田”设置了有奖问答活动,每周一期,累计答题人次超过9万。
人大代表乔茵作为教育局特邀督学,格外关注学校工地扬尘监管。福田区住建局副局长曹志说,该局对所有工地100%强化现场管理,100%安装扬尘建筑设备,一旦发现设备指标超过预警,安监部门会第一时间到现场检查。针对不少代表关注的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区城管局率先在全市建立八大类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处理体系,日分类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近200吨,有效推进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餐厨垃圾含水率高,增加了处理程序,福田区城管局局长郭智胜呼吁市民:“扔垃圾前,挤一挤水分,就为后续处理做了很大贡献”。
【生态建设】
以“高标准”打造“高品质”
在福田区人大的监督、推动下,福田各部门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中心城区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福田区副区长朱伟华表示,福田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在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环境法制宣传、严把环评准入门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提升环境综合质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辖区单位GDP能耗、水耗、电耗分别为0.186吨标准煤/万元、5.1吨、200千瓦时。“福田蓝”成为常态,PM2.5浓度低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福田区林地面积达1376.8公顷,森林覆盖率35.05%,城市绿化覆盖率42.99%,远超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8平方米。福田区在各界共同努力下,不仅实现GDP快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环境指数GEP大力提升,成为国内大中城市中心区发展的样本。
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湘宁要求,要强化环保意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强化履职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巩固辖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要强化跟踪监督,确保监督工作扎实有效。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短板不足,结合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相关立法修法的意见、建议,报送市人大。
(佟艳婷 庄美琴 唐挺亚 彭一川 文/图)
福田主要环境要素 污染防治情况
【水体】 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全力推进治水提质工程项目;开展黑臭水体拉网排查;完善河流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成效:3段水体基本实现消除黑臭目标,今年5月顺利通过中央环保黑臭水体整治专项督察,在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通报中,福田河成为深圳市唯一登上“光荣榜”的河流。
【大气】 各行业主管部门合力攻坚;加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严格督办定期追踪。
成效:2018年福田区PM2.5控制目标浓度为24.9微克/立方米,截至7月底PM2.5累计平均浓度26.2微克/立方米。
【危废】 摸清底数;强化信息平台管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成效:通过加强对危险废物源头控制、强化内部规范、突出过程监管、严格督查考核等措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代表足迹
8月16日
调研振华路餐厨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情况;实地调研深圳市鹏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汽车维修固废处理情况;福田区城管局和福田区交通运输局汇报贯彻实施《环保法》过程中依法履职情况。
8月22日
调研莲塘尾水库水流污染治理情况;实地调研安托山小学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情况;福田区住建局和福田区环水局汇报贯彻实施《环保法》过程中依法履职情况。
8月30日
视察市儿童医院及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实地视察新洲河上中下三段河流污染防治情况。听取福田区政府贯彻实施《环保法》全面工作汇报。
(佟艳婷 唐挺亚)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李婷菊)传统的登高望远、爱老敬老一直是重阳文化的主旋律。深圳移民城市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老人来深安家落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