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深卫信)近日,市社保局与深圳8家基层医疗集团签约,进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医保基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罗湖医改模式”在深圳全面推广。
2015年8月罗湖区正式启动医改:整合区属5家公立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成立唯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这一“罗湖模式”很快成为全国“典型”,于2017年9月获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向全国推广。2018年10月14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50个近期的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就包括2018年底前,广东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市、区)作为试点,推广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的经验。
罗湖医改最核心的“法宝”当属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模式。按照传统医院的运营模式,病人越多,医院越挣钱。以医保病人为例,去医院看门诊、住院、做手术的病人越多,社保部门支付给医院的医保费用也越多。而罗湖医院集团实行医保基金“总额管理、结余留用”模式后,只有签约的居民越健康,越少生病、少住院,医院集团的成本支出就越少,已经“到手”的医保基金结余就会越多,剩余这部分就会“奖励”给医院集团,医护人员也越受益。在这个“法宝”的激励下,医护人员会尽力让居民在社康中心就能看好病,并做足预防工作,让居民少生病。
罗湖医院集团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2017年在集团内各医院门诊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社康中心总诊疗量比改革前的2014年增加217%。居民也从中尝到了“甜头”:2017年,罗湖医院集团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了422元,低于全市医保结算标准1404元。医疗机构和居民,成了“利益共同体”。
据悉,进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医保基金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8家医疗集团分别是: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宝安区中心医院集团、龙岗中心医院集团、光明区医疗集团、龙华区人民医院集团、龙华区中心医院集团、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基层医疗集团都将在医保的经济杠杆引导下,整合集团内的资源,主动将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居民健康倾斜。医院集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新闻推荐
讯(记者吕薇杨飘通讯员陈琳君)近日,记者从盐田区文体局获悉,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CEFA、深圳市盐田区文化体育局主办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