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新教学楼
2000年后的学校校门
改扩建后的学校新操场
校园里130岁高龄的榕树
□ 本报记者 魏秧子
福田小学的校园里有一棵130岁高龄的榕树,从建校的那天起,它就静静地见证着这所学校的成长。在福田小学师生的心中,学校就是大树,办学特色就是那自由伸展、千姿百态的树枝,而学生就是闪耀着希望的绿叶。枝繁才能叶茂,才能生生不息。福田小学近年来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口碑不断提升,这所老学校实现了“老树发新枝,绽放新光彩”,成为城中村学校新的办学典范。
90年“老字号”凝聚养正扬长文化
福田小学创办于1928年,原名赤田小学,是深圳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福泽学子,爱润心田”昭示着学校对每位学生的深情,90年薪火相传,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所“老字号”小学,校长陈成斌用5个字概括了它的特点:一是老,今年迎来90岁生日的福田小学,已步入耄耋之年,是福田教育的“老字号”。二是大,学校占地面积15338平方米,建筑面积1760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579人,是福田区办学规模数一数二的学校。三是名,与区同名,响亮霸气;成名早,1984年就被评为深圳市和福田区重点学校,2003年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名师多,有全国、省、市级名优教师21名,从这里走出了校长22名。四是变,区位在发生变化,原来是中心城区,现在变成老城区,被列入城中村学校;生源在变,非户籍学生占比高,家长多为在华强北从事电子生意的个体户。五是新,2014年学校改扩建后,校园换新颜;新教师不断增加,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现在的福田小学,历史的痕迹已经消逝,校园和配套设施都是崭新的模样,惟一的古物就是那棵130岁高龄的老榕树。它历经沧桑,如今仍旧郁郁葱葱,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也让学校获得启发,从中提炼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办学精神和“养正扬长”的办学理念。养正就是涵养正气,端正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扬长就是培养个性,发展优长,促进自我实现,让师生人人都能成功。
“1+X”策略构建普惠型课程体系
确立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课程观,学校立足“差异发展、多元选择、各美其美”,积极构建开放、动态、生长的“养正扬长”课程。
一方面,福田小学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实施原则,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同时,创造性地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全部学科实行“1(学科)+X(拓展)”策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同时,推进校本课程特色化,灵活实施地方课程,引入书法、英语等特色课程;系统开发校本课程,分为立品、培慧、健体、养雅、扬创五大类共89门。合理安排各类课程,做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加减法,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我们注重的是教育的普惠性,除了有"阳春白雪",更多的是"下里巴人",是不用花重金培养的。”陈成斌说。
另一方面,该校在教学上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优化教与学方式,倡导三种课堂:一是自主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二是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思维灵性;三是增值课堂,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学校还参与了教育部课题“增值教学”研究,成为“增值教学实验基地”。
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使福田小学在公民教育、艺体教育和科创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他们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的、受社会认可的未来公民”作为核心育人目标,2012起,开展生命责任教育,申报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率先在全区开展公民素养教育实验,先后被评为“福田区公民素养教育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以创意纸艺为龙头,带动小油画、水墨画等项目发展,普及口琴进课堂,做到“人人会吹口琴,全校能大合奏”,被评为广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成为福田区教育的一张名片。
作为福田区足球、田径体育传统学校,福田小学女足连续6年蝉联福田区校际足球联赛冠军。在科创方面,该校引入STEAM创客教育,成功申办深圳市中小学创客实践室,开发创客课程,2名学生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在第16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11位同学斩获全国一等奖,刘宇扬同学入围全国九强并获得编程猫国际赛资格。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科技创新示范教育基地、深圳市创意教育示范学校。
打造城中村学校办学新典范
近年来,随着深圳城市中心西移,福田小学的区位优势弱化,学校生源由原来的深户占80%变成现在的非深户占80%,被归为城中村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都面临着巨大压力。“首先要重新树立老师们的信心。”陈成斌说。在福田区推出“城中村提质”工程后,领导班子积极响应,提出“擦亮老字号,塑造新品牌”的奋斗目标。
学校注重发挥名师引领和示范作用,启动“名师工程”,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带头开设教育论坛、做课题研究、上示范课已成常态,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职业尊严与幸福感;实施“青蓝工程”,落实“师徒结对”,提出教师成长目标:一年基本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成为胜任学科教学及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新老师;三年熟练学科专业技能及班主任管理技能,成长为成熟教师;五年深入掌握学科专业技能及班主任管理技能,成长为骨干教师或骨干培养对象。
面对学校新进教师过多、教师队伍不够稳定的情况,该校重点加强对年轻教师和新入职教师的培训,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启动成长护航行动,每位老师担任2名学生的成长导师,护航学生成长。德育处负责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设立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引入专业心理教育机构参与心理咨询工作。德育队伍齐全,构建以年级组为管理实体、学科组为教研主体的分工合作机制,班主任协调各科任教师的教学要求和作业量,定期开会研究工作,形成育人合力。
重新树立教师信心后,学校还积极提升品牌形象。利用深大师院义助联的资源对学困生实行帮扶,对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学校也积极引进专业心理机构,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面对片区学位紧缺、招生连年攀升、办学严重超负荷的状况,学校领导克服困难,三年来扩班10个,为普及义务教育做出应有的社会担当。通过多方努力,福田小学近年来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口碑不断提升,这所老学校实现了“老树发新枝,绽放新光彩”,成为城中村学校新的办学典范。
校友叙旧
从福田小学毕业十年了,每年回去风景都在变,可对福小的人与事的眷恋却从未改变。在这里的六年,我遇见了至今还在鼓励帮助我的老师们,结识了几个到现在还无话不谈的好友,还发现了自己对文学的喜爱。福小也让我明白,一直朝着一个目标奔跑的经历有多美好。愿学弟学妹们能像我一样幸运,将这里的时光变成人生里长久的祝福。
——美国芝加哥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在读 徐音知
读小学时的我,曾经编过一些杂志报纸,过了一把主编的瘾。老师总是非常支持我,同学们也都非常积极地写作文,争相想发表在我的刊物上。编排刊物其实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很庆幸当时老师对我们的这些小活动一直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如果当时老师严厉禁止这些活动,可能我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早都被扼杀在小学时代了。
——荷兰莱顿大学(国家公派)高级研究法学硕士 丘瑞雁
校长论新
养正扬长 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我们把“福田”解读为“福泽学子,爱润心田”。福田小学是一所有着9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学校,校园里的老榕树历经沧桑,仍然郁郁葱葱。在我们看来,学校是“大树”,办学特色就是那自由伸展、千姿百态的“树枝”,而学生就是闪耀着希望的“绿叶”。枝繁才能叶茂,才能生生不息,铸就百年品牌。
福田小学在传承、扬弃的基础上创生发展,挖潜盘活资源,整合优势亮点,突出特色建设,使办学优上加优,亮点更亮,在公民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未来,学校将以怎样的形态生长?如何实现传统老校与现代新教育的拥抱?福田小学将秉持“养正扬长”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未来合格公民,让每一个城中村孩子享受同等优质教育,争做城中村新品牌学校的典范,为深圳市城中村学校发展提供“福田样板”。
——福田小学校长 陈成斌
新闻推荐
梅林水库环保整改绿道封闭 市民表示不舍,管理处称尚无重开计划
工人把铁丝网门拆下,加宽加高后将重新装上。■深圳特区报记者李东明文/图近日,家住福田区梅林村的任女士向本报反映,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