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开业。
中东欧16国农产品在展示馆内展示。
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文/图
11月8日,中国首家“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在盐田港现代物流中心开幕,标志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项目正式落户盐田港。记者了解到,这是深圳市政府、市属国企率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搭建“16+1”经贸合作平台相关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项目通过M2B+开展跨境贸易展示交易、金融结算和物流集运一体化综合服务,搭建多方贸易平台,将大力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
3个国家馆项目落户盐田港
中国首家“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的开馆,也是盐田港集团继打造斯洛文尼亚国家馆和西班牙国家馆后,成立的又一个高端商品保税展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提出:“要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贸易促进平台,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盐田港集团正是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充分借鉴前期斯洛文尼亚国家馆、西班牙国家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搭建了多方商贸平台,并由专业团队负责方案策划和落地推广,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销售中东欧优质产品。
“16+1”国家馆中的16指的是中东欧16个国家,1代表的是中国。“16+1”国家馆的成功开馆经历了一年的友好旅程。据了解,2017年11月和2018年7月,李克强总理出席第六和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签署《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提出将探询及共同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与展示中心建设。
为落实领导人会晤成果,国家农业农村部大力支持和推动“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项目在中国及早落地。2017年12月,农业农村部就“16+1”项目首赴盐田港调研。在多次考察盐田港集团的创新业态——国家馆项目后,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盐田港集团2018年4月正式签署《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农业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中国首个“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正式落户深圳盐田港。2018年5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16+1”农业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正式宣布在盐田港启动建设中国首个“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项目进入国际商贸合作阶段。特别是在此次论坛上,盐田港集团与立陶宛签署了首份对外电商物流合作框架协议。
而伴随着11月8日“16+1”国家馆的成立,立陶宛的有机果汁、波兰的早餐燕麦、保加利亚的华夫饼、拉脱维亚的海鱼罐头……这些来自中东欧国家的高品质农产品,均通过这一平台进入深圳及其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出口大港优化进口服务能力
中国首家“16+1”农产品和其他产品电商物流中心与展示馆落户深圳盐田港,不仅是中国消费者了解、体验中东欧国家文化和产品的重要窗口,项目也将重构跨境贸易产业分工,改变盐田港仅作为跨境供应链中一个节点的功能,使其成为跨境贸易产业“物流、贸易、金融”集成控制核心点。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接受记者采访认为,深圳港口正在从外贸出口大港向进口消费大港开始转型,盐田港集团利用港口后方陆域资源完全有机会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进口消费基地,实现了港口的产业升级。
广东是全国出口大省,深圳外贸出口更连续25年位列内地大中城市首位。“伴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进口消费不仅是中国给世界市场的机会,也是居民消费升级所需。”王国文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1562.07亿元,增长9.9%,其中进口总额达10143.52亿元,接近一半,增长速度高达28.2%,“进口的高速增长,符合深圳港口正在从外贸出口大港向进口消费大港开始转型的趋势判断,港口是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渠道,盐田港集团利用港口后方陆域、保税、金融等多方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将大有所为。”
尤其是中东欧产品与国内产品具有很大的互补性,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进一步扩大包括中东欧国家的进口业务,也将是成为趋势。记者了解到,在“16+1”国家馆以及前期斯洛文尼亚国家馆、西班牙国家馆的运营中,盐田港集团还充分搭建起了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销售的平台,在保税区通过M2B+平台运营模式,提供保税展示、市场推广、渠道开发、产品准入中国的咨询等服务,同时提供跨境物流解决方案、协助办理产品准入手续、金融结算等一站式国际供应链服务。项目将改变贸易交易、结算和税费征缴在区外,物流操作在区内的不利局面,将贸易交易、结算和税费征缴均在盐田区内实现。“事实上,深圳港口保税区在最初设立的时候本身就具有展示功能,盐田港集团设立这些国家馆恰是在基础的仓储功能上进行了充分发挥,优化和升级的港口服务能力。”深圳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马春辉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这些优化进口、服务消费升级的动作为深圳市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助于推动深圳产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助力深圳完善国际化综合配套
伴随“16+1”国家馆以及斯洛文尼亚国家馆、西班牙国家馆先后设立,深圳盐田港集团在服务进口贸易,实现消费升级过程中也在同步完成着进口消费中心建设。“进口消费中心建设是港口货源结构变化的助推力,也是港口进一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王国文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消费升级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尤其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进口消费中心的布局将成为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近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深圳设立"16+1"国家馆、斯洛文尼亚国家馆和西班牙国家馆作为欧洲国家进口产品的常态化展示交易平台,将更为直接,并有望发展成为珠三角区域进口消费中心。”马春辉表示,事实上,不管是“16+1”国家馆还是斯洛文尼亚国家馆、西班牙国家馆,作为发达国家,中东欧等国家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品质上乘,契合了中国居民消费加快升级、享受更安全的食品、更丰富多样的产品需求。
当前,深圳对标国际一流城市,不断迈向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的最前沿。“不管是"16+1"国家馆还是斯洛文尼亚国家馆、西班牙国家馆,作为欧洲发达国家将优质产品输送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承担了扩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还将进一步促进深圳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深圳建设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先进城市。”王国文表示,国际化的先进城市通常都具有发达的国际性港口贸易、高度发展的第三产业以及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深圳作为迈向全球的国际化城市,积极布局进口消费中心建设,将在引领消费升级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平,完成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服务国际化城市的综合配套。”
新闻推荐
(记者贾少强)“祝贺你连续获得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女子帆板冠军,现在又在备战东京奥运会,也预祝你备战成功,在奥运会上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