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商品成交额创下了2135亿元人民币(307亿美元)的新纪录。今年双十一恰逢周日,给了大家足够多的时间买买买。“双十一”购物节期间,你花了多少钱?主要购买了哪些类别商品?在各电商平台促销活动面前,你有什么样的消费选择呢?买买买之后,遇到哪些闹心事?
线上
499元品牌衬衫121元入手
各种优惠考验数学能力
“预售付定立减”“前15分钟2件9折”“购物津贴满400减50”“满599减50”“服饰服装购物券600减60”……看完这些组合,有着10年网购经验的90后小瑰称“给跪了”,“除了双十一价是可预见的,其他的优惠都是未知数,虽然商品页面上列出了各种优惠组合后的价,但那是在理想状态下才能达成的。不过,整体来说,大部分商品还是比平时优惠了”。
小瑰以她常买的某女装品牌为例,某款白色长袖衬衫在线下实体店的吊牌价是499元,最多打9折,但5折优惠在天猫平台的旗舰店很常见。因为喜欢,小瑰已在旗舰店入手了3件同款。因为不同时间的优惠活动不一样,这款衬衫最终成交价分别是249元、199元、184元。今年“双十一”,小瑰喜欢的这款衬衫价格为179元,小瑰组合了“2件9折”“购物津贴”后,实际到手价为121.14元,比以往都便宜。不过,实际成交价也是在付款后系统显示了小瑰才知道的。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双十一”买家总结出,“优惠”已成为大众对“双十一”的基本认知,大部分买家已形成将自身消费需求提前或延后,集中在双十一期间消费。而面对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宣传,也有部分买家,则在参与“双十一”上出现从众心理。
线下
实体店购买服装
可领取线上折扣券
对于双11的线上抢购常规品牌,市民李小姐表示并不感兴趣,如果多注意线下门店促销可能会收获大折扣。
11月9日,李小姐来到福田区马龙时代广场,在路过一服装品牌门店时发现商家已经打出了低至5折的促销信息。挑选后她发现,全店大多数商品都达到5折及以下的优惠,“其中不乏当季的衣物,我就感觉打折不再是玩虚的。”同时她留意到,门店内张贴有满299元减20元,满399元减50元等信息的告示,店员在销售过程中也会提示消费者有满减优惠。
在付款环节销售人员再度提示李小姐,如果有淘宝APP,还可以通过线上领取折扣券,获得再减30元的优惠。“但是必须在门店使用,这笔钱是支付宝补贴的。”销售人员介绍。
经过一番折算,李小姐支付了不到400元就将4件货品收入囊中。在她看来,这样的折扣远比线上领券来得划算,“双11在网上购物需要掐时间,现在看来门店的折扣其实也同步展开了,体验感比线上强多了”。
记者在福田走访线下零售商超注意到,不少商超卖场都有电商巨头的身影。不难看出,和往年不一样,今年各大电商巨头在津贴、满减的活动之外,也联手线下、布点促销。
在深圳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线下一体化是大趋势,双11已经变成了全民、全线的消费大事件。更本质的原因在于,线上流量红利期已到,单纯从线上引客、拓客的成本已经很高,转战线下无疑是最优选项。
消费维权网购到假货怎么办?打“双十一”维权专线
为应对广东省“双11”交易额逐年攀升,消费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等问题,广东省消委会启动“2018年‘双11’网购促销高峰期监督维权专项工作”,特设“双11”维权开通专线和专栏,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开通时间为11月11日至12月11日,投诉方式有:专线电话:020—85597315;网络维权:微信公众号“广东消费维权网”和“广东消委会”设有“双11”维权专栏。
消费提醒:深圳市消委会:留存购物凭证依法主动维权
深圳市消委会2016年、2017年“双十一”网购投诉分析数据显示,虚假宣传和售后服务问题为“双十一”期间消费者最闹心的两个方面。今年“双十一”,一些网购平台的活动规则依然复杂,各种“满减”“抵扣”“津贴”规则成了烧脑的数学题目,一些商家规则信息不透明,利用解释权随意变更规则、价格,让消费者很闹心。
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在参加网购促销活动时,应先全面了解商家的活动规则和条件要求,提前关注产品的日常价格和优惠价格,货比三家,拒绝不合理的活动诱惑;
二、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消费证据,沟通凭证,作为日后消费维权的重要凭证。同时告诫电商商家须以诚立身,诚信经营,严格遵守“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法律规定,事先公示网络集中促销的期限、方式和规则,规范订(定)金、优惠券的使用方法,不得发布虚假广告、虚报特价揽客、实施有价无货的欺诈行为;不得先涨价再打折,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统筹:福田通记者陈荣梅
采写:福田通记者陈荣梅张馨怡
新闻推荐
激发福田职工读书热情 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福田区总工会“职工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
▲古韵十足的国学唱诗表演。深圳晚报讯(记者佟艳婷文/图)11月2日,福田区总工会第十九届“职工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今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