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门前
展厅史料丰富
光绪十四年的招商局漕粮报送单
1872年招商局启用的第一枚印章
珍贵史料
开发蛇口 再立潮头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文/图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位于南山区蛇口沿山路,是深圳市第一家反映企业历史的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和实物,博物馆全面再现招商局140多年的风雨历程。日前,记者走进该博物馆,一段段历史记忆被缓缓打开……
它诞生于140多年前 曾创下不少“中国第一”
19世纪中下叶,在两次鸦片战争的硝烟之中,清朝国力迅速衰微。为了寻求中华民族发展富强之路,招商局应运而生。1872年,招商局由李鸿章招商筹办,当时名为“轮船招商局”,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家近代大型轮船航运民用企业。据说,当时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轮船招商局”将总局设在上海,烟台、牛庄、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横滨、神户、吕宋等地设立分局,足见当时之辉煌。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个细节值得深入了解——当时清朝政府为何决定创办招商局、大力发展大型轮船航运呢?原来,两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轮船公司的现代火轮逐渐取代了中国的传统沙船,中国的江海权丧失殆尽,亟待挽回。
1873年3月,“永清”轮首航天津,开创北洋航线;1881年10月4日,招商局“美富”轮穿越苏伊士运河前往英国,当月中旬抵达伦敦;1879年10月19日,招商局“和众”轮试航檀香山……一艘艘巨轮破海而出,让中国商轮活跃在中国的内河、近海,出现在东亚、南亚、太平洋和大西洋。
据招商局历史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历史上,招商局的辉煌远不止如此,它还创办了堪称“中国第一”的商船队、银行、保险公司、电报局、纺织厂、铁路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众多近代经济领域。同时,其所创设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包括聘用洋人、建立船主负责制、轮船承包、装货卸货、搭客、信息交流、装运转口等新式管理理念,为中国民族企业的管理作出了探索。
改革开放带来了重大机遇 蛇口工业区迅速崛起
自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给招商局带来了第二次重大历史机遇,招商局独资创办的蛇口工业区在南海之滨巍然崛起。招商局组织和动员广大员工,以非凡的勇气和敢闯精神,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试验,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
如今的招商局,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多元的综合企业。同时,招商局正在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已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个港口,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海外港口、物流、金融和园区网。
辉煌未逝,依旧耀眼。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展示的种种让不少参观者激动和感慨,因为这里不仅仅展示了企业的发展史,也展示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
新闻推荐
2018南山“创业之星”24强亮相 2019“创业之星”大赛启动
深圳晚报讯(深圳报业集团记者涂竞玉曾贤平)11月16日,创新南山2018“创业之星”大赛颁奖典礼暨南山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