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渔一公司远洋水产品回港开仓仪式在蛇口渔港举行。开仓仪式上,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勉励渔一公司要坚决走转型之路。通讯员供图
11月17日,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渔一公司远洋水产品回港开仓仪式在蛇口渔港举行,当天开仓的海鲜共计359吨,是蛇口渔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东非国家莫桑比克签署5年期捕捞协议后的首批回国海鲜。今年6月1日,渔一公司旗下6艘远洋渔船从蛇口渔港出发,远赴东非国家莫桑比克,到10月底,捕捞各类水产品786吨,首批15个货柜359吨优质水产品运抵深圳,不日将投放市场。
上下一心做实集体经济
群力打牢振兴基石
“开仓!”当日下午4时30分,现场一声令下,锣鼓及鸣笛声顿起,仓库里渔获展示在众人面前,种类涵盖马鲛、石斑、鲷鱼等多个种类,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渔一公司村民的脸上。
开仓仪式上,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勉励渔一公司要把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幸福生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决走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大做强渔一远洋渔业,为推进农城化股份公司健康持续发展、转型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子,作出新的贡献。王强等领导还现场见证渔一公司与深圳一家农产品公司签约,并登上渔一公司新打造的渔船了解有关情况。
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渔一村已是闻名全国的渔业“红旗标兵村”,如今不少村民已洗脚上岸,不再出海捕鱼。今年渔一村即将完成旧村的更新改造,集体经济如何发展成为街道的“新课题”。
蛇口街道党工委2年前便鼓励、支持、指导渔一公司抛弃靠物业收租过日子的路子,在新技术条件下“重操旧业”,打造自己的远洋渔业船队,形成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南山区委区政府在听取街道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后,突破了以往政策的瓶颈,专门修订《南山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专项扶持办法,2年内给予渔一公司远洋项目发展1800万的政策扶持资金。此外,市经信委海洋经济处主动帮渔一公司申领国家的扶持资金。
从小舢舨到远洋渔船
集体经济“跑”起来
2016年起,渔一股份公司实施企业并购、招商引资,筹资委托船厂建造现代化远洋渔船。2017年9月,渔一公司第一批建造完成的6艘远洋渔船驶抵蛇口渔港。
今年6月1日,6艘远洋渔船满载渔一社区全体股民的期望起锚出发,先后经过蛇口水域、南海中、南部海域、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非洲东部海域,共6600海里、历时31天后,在7月12日最终抵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海域贝拉港。8月3日,6艘渔船出海捕鱼,开启了在非洲莫桑比克海域贝拉地区的远洋捕鱼作业的序幕。11月12日,渔一远洋渔业首批15个货柜359吨优质水产品运抵深圳,即将投放市场。
“渔一村民对海洋捕捞有一份最本质、最朴素的情感”,渔一公司董事长张志明表示,渔一能够在重振海洋渔业的梦想走出坚实的第一步,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他介绍,2019年上半年,渔一公司预计再添12艘新渔船加入到莫桑比克船队,船队总规模将达18艘渔船。18艘渔船投产后,预计年捕捞量2.4万吨,年产值4.8亿。此外,渔一公司计划2020年在莫桑比克建设渔港、码头、冷库、加工基地。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下一步将帮助渔一股份公司打造远洋渔业全产业链,打通渔获销售渠道,让优质海产品进入全市菜篮子工程,解决销售环节的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方慕冰罗立兰通讯员彭源)昨晚8点,2018世界儿童日之“与改革同行,点亮儿童未来”庆祝活动在深举行。深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