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拆除西丽湖度假村违法建筑,保障水源保护区安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圳“拓展空间攻坚年”。在深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违法建筑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发展空间、带来了安全隐患、违法违纪等诸多问题,成为加快城区发展和民生幸福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区,南山是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人才聚集地,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之一。在不断迸发新的发展活力的同时,南山区始终保持查违高压态势,严控违法建设行为。南山区已连续四年在深圳市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工作共同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单位”,为妥善解决人地矛盾、高效实现城区可持续发展,为拓展深圳“城市空间”提供了鲜活的南山样本。
撰文:邓子良
A统筹督导保持查违攻坚高压态势
6月21日,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在2018年“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部署会上指出,当前南山区“拓展空间、保障发展”面临先天不足与存量稀少、供给有限与需求旺盛、空间占用与产出效能三重矛盾,到了啃“硬骨头”、搬“拦路虎”的关键时期。
南山区委、区政府始终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查违“1+2”文件和“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任务要求,不断加强统筹督导,保持查处违法乱建工作高压态势,严格控制违法建设行为,实现违法建筑“零增长”“负增长”目标;采用“五位一体”多手段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全面消除违法建筑安全隐患,保障辖区建筑安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水源保护区内违建整改及处置工作,推进城区生态文明建设,为提升深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整治违建这一城市发展“顽疾”贡献力量。
根据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2018年,南山区违建减存量任务为96.82万平方米。区委、区政府在此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制定《2018年南山区重点工作责任分工一览表》,拟定2018年减存量任务10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共拆除消化违法建筑468处,拆除总建筑面积约91.31万平方米,已完成年度存量违法建筑处理任务的94.31%,预计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消化违建任务。
B理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两级执法优势
查违各项工作的显著成效离不开区、街道两级执法的优势。南山区充分发挥区级执法的统筹谋划优势和基层街道执法队的属地管理优势,建立两级执法分工明确、顺畅高效的工作联动机制、信息互通机制,有效保证辖区查违执法的各项工作效能,确保整治实效。
在区级层面上,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作为区政府直属行政执法机构,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划土地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结合实际拟定全区相关方面的实施细则、工作目标和计划。
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制定了《深圳市南山区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审批管理办法》、审批操作流程以及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审批领导小组会议议事规程,加强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审批管理;出台了《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关于违法临时建筑简易案件办理程序指引》,规范简易案件办理程序,有效保障违法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南山区规划土地监察巡查督查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要求,督促督查好各街道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有效开展日常巡查,充分发挥社区工作站、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的作用,全力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巡查、查处工作。
一项项实施细则、指引办法为南山区组织实施全区性、跨街道重大执法活动和专项执法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有效引导。
同时,街道作为管理整体,一线查违有赖于属地街道。各街道执法队作为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派出机构,具体落实查违拆除工作,更好地发挥街道属地优势,更有利于查违工作的开展。
规划土地监察方面的法律法规多、专业性强,对查违执法队伍的要求高、责任重。在基层查违工作开展中,一线执法队员和执法力量紧缺,一直是查违工作效能难点。围绕履职履责能力建设,提高一线查违队伍的执法素养,南山区抓好查违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水平,以硬作风硬态度硬措施坚决打赢查违攻坚战。
今年上半年,南山区联合全区8个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开展为期一周的“凝心聚力、自我提升”查违专项培训,为全区300余名一线执法队员现场讲课,加强对规划土地监察有关法律法规、专业技能和执法技巧等内容的领悟学习,不断提高执法队伍履职履责能力。
C攻坚克难全面整治违法建筑安全隐患
南山区深入开展违法建筑全面管治工作,采取“三大措施”开展查违巡查工作,确保违法建筑“零增量”。
加强巡查督查力度,坚决防止违法抢建和“回潮”,针对辖区加、改、扩及拆旧建新重点发生区、群众反复投诉的片区、停工工地等区域加强巡查蹲守,对已发现的违建工地进行“四清两断”措施,确保在建违法建筑一律停工;严查严控新增违建,以拆促控,对于新增违法抢建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做到发现一宗,拆除一宗,坚决将违建遏制在萌芽状态。
对于一些场所隐蔽、人员难以进入的违法乱建区域,涉及利益复杂、违法成本低,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执法难的问题。
近年来,南山区高度重视拓宽违建线索发现渠道,构建起“卫星拍、飞机巡、人工查、群众报、视频探”五位一体的立体化巡查监控体系。将遥感卫星、无人飞机、大数据分析等新兴科技融入查违执法工作中,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巡航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人工监控、群众举报相结合,改变以往“平面巡查”方式,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巡查与定点监控相结合,有效清除城市管理巡查死角。
今年以来,全区核查土地卫片5批次共1081宗,图斑面积2.44万亩。
对于居民住宅、城中村的违法建筑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南山区充分发挥辖区街道查违执法队员、网格员等一线执法队员力量。强化人防措施,进行全面清查和综合整治,重点排查整治房屋质量、消防、地质灾害、电梯、燃气、水电等方面违法乱建和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决避免出现涉及违建的安全事故,确保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全区完成了违法建筑排查安全纳管工作,整改安全隐患4552处,整改面积约为10.03万平方米。
D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使命南山“1号工程”提前收官
10月31日下午,百旺大厦——这座长久盘踞于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的18层统建楼伴随着一声巨响轰然倒塌。至此,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288宗建筑拆除工作全面完成。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任务要求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12月31日前,南山区需完成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288宗建筑清理处置工作,实现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所有土地的征转移交。
南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更是将此任务作为今年的“1号工程”强力推进。南山区四套班子领导直接挂点,成立工作组13个,谈判小组18个,充分发挥“靠前指挥、现场督战、狠抓落实”的精神,在执行补偿安置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业主实际情况,采取“一房一案、一户一策”的思路,树立“精品意识”,每个工作方案、标准、程序都做到精益求精。
短短8个月的时间,南山共计拆除建筑面积203622.81平方米,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中央、省、市交办的清理处置任务,南山区“1号工程”提前两个月顺利收官。
据了解,所有西丽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被拆除的建筑用地,都将恢复绿植,成为园林景观。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王慧琼)昨日下午,南山区第十二届“鸳鸯和鸣”集体婚礼在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举行。经过T台亮相、嘉宾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