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
梁二平
刘申宁
胡野秋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马君桐) 山海盐田,翰墨飘香。11月26日,由深圳市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深圳晚报社、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盐田区图书馆承办的深圳读书月重点主题活动——第十二届深圳海洋文化论坛“开坛论剑”。
论坛由盐田区副区长乔宏彬主持,著名时政评论员和学者邱震海带来了专题讲座《世界湾区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纵横谈》。在之后的对谈环节,就《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经济》这一主题,作家、文化学者胡野秋,深圳市委党校原副校长、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刘申宁,海洋文化资深专家梁二平畅谈己见。
盐田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秀在致辞中表示,盐田区有19.5公里的海岸线和天然深水良港,具有独特的山海资源。从2007年办“第一届海洋文化论坛”开始,先后有20余名专家来盐田论道,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和未来,在深圳乃至全国都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滨海城区,盐田该如何应对湾区发展时代契机下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有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必将对盐田海洋经济文化建设,对建设"新品质 新盐田"、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产生深刻而深远的影响!”董秀说。
粤港澳大湾区深具潜力
《世界湾区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纵横谈》专题讲座上,邱震海通过分析世界三大湾区的特征、发展过程,阐述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潜力。“我们都知道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从规模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成为第四大湾区,从人口面积上看,可能是最大的湾区,因为我们有港澳,还有广深等城市,可能从潜力上看,地理等各方面的辐射力都是最大的,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有希望成为第四大湾区。”
邱震海认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都具有宜居、开放、包容、创新的特征,同时还具备成熟的金融体制、法治体制和监管机制。湾区都会经历核心城市发展阶段,即由单极向多层次散发、辐射,由此逐渐形成都市圈、城市群、世界级湾区,这四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基因和架构,而海洋文化也蕴含其中。“香港拥有资讯、科技和金融等优势,广东具备科技创新潜力,如何整合各方资源优势,破解发展困境,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背后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邱震海说。
建议成立海洋博物馆
胡野秋主持了接下来的对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与经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与海洋文化的关系、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对盐田的发展契机等话题,胡野秋、刘申宁、梁二平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为现场观众带来满满的干货。
结合自身研究领域,胡野秋表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寻找差异化,要重视文化的发展,重视海洋文化的发展,让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更加出彩。
刘申宁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对深圳来说,是一次发展契机。深圳在全国是一个创新能力特别强、活力特别强的城市。“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制度上适应经济发展,迈出新的突破,这是最有价值的地方。深圳作为活力最强的城市,应该成为率先突破的一个实验区,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谈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盐田未来发展的建议时,梁二平提出,盐田具备山海资源和地理优势,建议盐田建立海洋博物馆,通过文化硬件和知识普及,填补人们人文地理知识的稀缺。
新闻推荐
细微之处显真情 危难之时筑大爱 盐田:民生微实事精准服务惠民生
盐田区“惠享民生”微实事项目大赛。为认真总结盐田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三年以来工作成果,树立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