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现场调研交通路口隐患问题。
安全无小事,在安全这根弦上,马峦街道可是一刻未敢放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力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马峦街道加强“党建引领”,推行处级领导挂点企业安全监管和宣教制度,创新实行企业“安全员建在班组上”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在生产一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而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经验得到了认可,被称为“马峦模式”进行全市推广。
党建引领,处级干部挂点企业监管安全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责任压实,马峦街道一直强化高位统筹和责任落实工作,强化安委办统筹协调职能,制定《关于明确马峦街道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重新梳理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要求每个部门指定一名安全主任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和一名安全员承办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这是马峦街道构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马峦街道还推行处级领导挂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企业监管和宣教制度,建立企业约谈会机制,形成安全生产“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每月、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马峦街道还加强“党建引领”,将安全生产工作绩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街道有关部门和社区负责人、驻社区干部及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一次考核。马峦街道还配齐安全生产管理力量,对长期工作在安全生产一线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评先评优、选人用人等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创新模式,将安全员建在企业班组上
安全员,是每个企业都必备的岗位,但很多企业配备的安全员并不是在一线,更多是统筹管理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让安全员更“接地气”,马峦街道创新推行企业“安全员建在班组上”安全生产监管模式,这是全市首创由政府主导的在企业生产一线设立安全员监管模式。
“只要有生产行为,就有安全员在岗,保证班组在管理与生产过程中全程有安全员进行实时监督。”马峦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线安全员负责本车间、班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对车间、班组的现场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制止违章作业,纠正不安全生产行为,参与编制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整改方案,并落实到车间、班组,并负责本车间、班组的安全装备、防护和急救器具的管理、使用和更新等工作,组织人员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应急演练活动。
前期,在比亚迪公司首先试点推行,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并在比亚迪集团全国各公司推行,取得了良好实效。在此基础上,马峦街道组织辖区34家重点及规模以上企业的负责人和安全主任召开了动员会议,要求各企业要把“安全员建在班组上”的工作落到实处,强化班组安全员的监管责任意识,将安全生产理念贯彻到一线员工,实现对安全生产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监管。
交通安全治理“马峦模式”被全市推广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出行,为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马峦街道联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安全领域专家,深入黄沙坑小区城中村、大万小区城中村、东纵路、比亚迪路等辖区内30条道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经过长达7天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共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181处,现有148隐患已完成整改。
东纵路和中兴路错位交叉口,就是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路口,该路口机动车流量、过街人流量大,存在行人斜跨交叉口、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冲突等问题,马峦街道实地调研后提出了路口改造、交通组织渠化、信号灯相位重新调整等优化措施。
同时,马峦街道形成了《马峦街道道路安全评估报告》和《坪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技术指引》,将整治城市建设道路隐患,确保辖区道路安全通畅,严格对大货车监督,加大夜间超速行为的惩治力度,重点排查路口货车转弯半径、遮挡视线等问题,在交叉口、学校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及事故多发路段,设置禁止通行或限速标志牌,并将优化辖区内道路、交叉口、公交站、社区及学校等区域的交通组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马峦街道还将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牌,加强车流分流引导,降低工程建设对交通的影响,同时建立交通公众智慧出行系统,提高辖区交通利用率,通过提供公交车出行规划、前方拥堵提醒、交通事件查询、停车场车位信息获取、出行天气预报等智能信息服务功能,方便公众准确地、个性化获取出行信息,合理选择出行路线,避免拥堵,提高出行的效率,有利于增强辖区交通的管理能力。
马峦道路交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经验,被称之为“马峦模式”,深圳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文要求全市进行推广学习。
采写/摄影:记者曾海城通讯员王菲黄伊霖
新闻推荐
近日,坪山区马峦街道2018年读书月活动走进辖区企业深圳市金源康实业有限公司,开展“听,书的声音”主题活动,吸引近百名员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