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若清 吴淼鑫)11月28日下午,“我的童年我的歌”2018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儿歌作品举行了终评会。此活动由深圳青少年报社和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0届,在全市乃至全国掀起了寻找童年记忆、传唱童年歌谣的热潮。现场,演奏者动情演绎了25首儿歌终评作品,经评委现场评分,《比小手》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雪花被》和《五月五粽飘香》获二等奖;《小雨滴之歌》等获三等奖。此外,童谣类获奖作品也于日前出炉。
原创歌谣传唱校园受热捧
“我的童年我的歌”2018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共收到来自深圳、安徽、河南等全国各地的新创儿歌、童谣作品1400余首,其中童谣作品1100余首,儿歌作品300余首。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分别评出儿歌、童谣类作品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相较往届活动,今年主办方重点加大了深圳校园童谣发动力度,投稿量创新高,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学校的小歌手进行原创歌曲串烧,演唱了“我的童年我的歌”原创歌碟中颇受欢迎的《我有一个小秘密》等歌曲。龙岗区清林径实验学校将原创童谣与当下流行的儿童歌曲进行创新融合,极具创意。
广东省音协副主席、深圳市音协主席、本届活动评委主席姚峰表示,为少儿提供更多音乐文化产品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深圳青少年报》能够将“我的童年我的歌”活动坚持举办10届,实在是了不起,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扩大辐射力和影响力。对于面向儿童的作品创作,姚峰感慨道:“少儿歌曲和童谣的创作很难,小孩子音域不宽,这要求作者在创作中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艺术,很不容易。”
活动获中央文明办肯定
“我的童年我的歌”活动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儿歌、童谣新创作品2万余首,包括儿歌类作品5000余首,童谣类作品20000余首,其中600余首作品在活动中获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作品还被出版社与CD唱片公司“相中”,《我的童年我的歌——60年中华儿歌童谣经典珍藏》系列丛书、《童谣新作选萃》等书籍以及《我的童年我的歌原创儿歌精选》CD专辑相继发布,优秀儿歌童谣作品在广大未成年人中广泛传唱。
中央文明办对“我的童年我的歌”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肯定“该活动为新时期继承和繁荣儿歌童谣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是深圳音乐工程与未成年人紧密相关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
2016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教育厅等单位在全省开展优秀儿歌童谣征集推广活动,由“我的童年我的歌”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组委会选送的童谣作品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017年,在广东省文明委等开展的岭南童谣节活动中,组委会选送了20首优秀童谣作品。其中,深圳学生妮娜创作的作品《月亮》在童谣节上荣获一等奖。
获奖名单
儿歌组
一等奖 《比小手》
二等奖 《雪花被》
《五月五粽飘香》
三等奖 《小雨滴之歌》
《可爱的中国让幸福排着队》
《红雨伞》
童谣(未成年人组)
一等奖 《大雁纽扣》
二等奖 《山》
《风》
三等奖 《大海》
《荡秋千》
《童年》
童谣(成年人组)
一等奖 《我把秋天背回家》
二等奖 《不是纽扣是蜗牛》
《石榴》
三等奖 《港珠澳大桥呱呱叫》
《娃娃给爸发工资》
《彩虹桥》
新闻推荐
昨日,由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梅林街道办主办,梅林街道梅都社区协办的2018年福田环保水务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