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深圳市各区人大常委会和各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到坪山区考察交流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经验。张达琦摄
“坪山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全市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工作成效大、效果好、亮点多,非常出色。希望坪山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大工作探索和创新,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市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1月2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检查坪山区创建“深圳市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工作时,给予如此评价。
据悉,自去年11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确定坪山、龙华为全市“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来,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领导下,严格按照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结合坪山工作实际,提出6个方面37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大力探索4项改革创新项目,实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亮点,工作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推动了坪山人大工作迈上新台阶。
坪山区创建基层人大工作样板的经验做法得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11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区人大常委会和各街道人大工委负责同志110余人,专程到坪山考察交流,推广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经验。
●撰文:汪济国张达琦徐剑
依法规范
有效行使人大职权
坪山区人大常委会组建两年来,共建立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34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4项,审议议案32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22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2次、视察调研196次、专项监督活动352次。短短两年时间,坪山人大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宪法法律赋予基层人大的决定、任免、监督“三大职权”得到有效行使,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后,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就如何依法、规范、有序行使人大职权,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为更好服务坪山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和代表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关系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城市建设质量专项监督活动,参与代表208人次,督查在建或完工一年内的市政工程和民生项目61个,并形成城市建设质量监管体制机制共性问题调研报告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得到区委主要领导重要批示肯定,为全区城市建设品质提升贡献了“人大智慧”。为更加规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定出台《深圳市坪山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查监督办法》,依法审议和批准了《坪山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0)》。为进一步强化监督刚性,将执法检查作为年度“常规动作”,先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对区环保工作情况、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与此同时,按照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坪山区人大着力加强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建设,探索实行“重要议题会前预审”制度,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组织对区政府2018年政府预算草案和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草案的初步方案进行初审,提出了70余条意见建议供全体代表参阅;建立了人大代表受邀列席常委会会议机制,应邀列席会议代表达到90余人次;为常委会组成人员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有效提升了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效率和质量。
夯实基础
筑牢代表履职阵地
去年底,坪山区人大按照全市统一标准,规范调整了区人大部分专委、常委会各工委名称及设置,挂牌成立了6个街道人大工委,并在全市率先出台《坪山区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为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坪山区着力加强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建设,在区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6个街道配齐配强了人大工委主任,并为各街道人大工委单独设立人大工委办公室,配备3名左右专职工作人员和独立的办公场所。
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示范引领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街道、社区人大工作样板。街道层面,坪山区选取龙田、马峦街道创建示范街道,探索建设“代表之家”,制定完善了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保障街道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其中,龙田街道被市人大常委会推荐为省级示范街道。社区层面,坪山区人大常委会组建之初,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社区一联络站”,今年又将目光重点聚焦社区联络站标准化建设,目前23个社区联络站全部达标,首批规划建设的沙坣、竹坑等6个样板联络站达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创建标准。
改革创新
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在全面完成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示范区创建任务的基础上,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改革创新驱动全区人大工作发展,精心谋划、大胆探索四大改革项目,努力为全市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提供样本。
在全省率先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评价机制,建立代表建议办理答复、落实满意度百分制分阶段评价机制,由代表对建议办理答复情况、最终落实情况分两次进行评价,以百分制量化评分定级,建议的答复和落实评分分别占40%和60%权重,推动解决办理代表建议“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分阶段评价既重办理过程,更重办理结果,有力推动了坪山河整治、断头路打通、小区停车场建设、客家围屋保护等一大批民生热难点问题得到解决落实。
在全市率先建立代表履职积分登记制,制定《坪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制实施办法(试行)》,对代表履职活动逐项量化,折算积分,登记造册,形成档案,将履职积分情况通过坪山人大官微、官网、社区联络站宣传栏每季度公布,并探索将代表履职积分情况作为代表连任提名的重要依据。客观、量化、规范、可操作性强的代表履职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开展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履职监督,坪山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随机抽取6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口头述职,现场评议12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开展询问,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并向区委报告,抄报区政府和区组织人事部门。履职监督拓宽了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增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意识,相关经验论文入选广东省人大制度研究会第29次研讨会交流。
探索重点民生项目代表全程介入式监督,今年初,区人大常委会从全区2018年重点民生项目库中选择区人民医院选址重建等3个项目,组织22名人大代表分组跟踪监督,年底将组织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测评。据了解,当前,坪山区政府正在向社会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议,将形成候选项目清单,提交区人大差额票决,区人大常委会将对票决产生的重点民生项目开展全程介入式跟踪监督,引导代表介入重点民生项目的提出、筛选、确定、实施、评议全过程,形成监督工作闭环,建立全链条监督机制,促进区政府民主决策、改善民生。
新闻推荐
社区居民为家人制作祝福卡。深圳侨报记者刘雯琪摄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刘雯琪通讯员蔡新考周能星)12月4日,由坪山区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