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居民其乐融融,共享和谐、文明社区。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片
《村规民约》“约”出社区新风、议事平台让“小急难”事迎刃而解、“心愿驿站”便捷实现居民愿望……今年,福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要求,围绕区委七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打造一批“居民自治典范社区”,一大批新特色社区涌现出来,邻里和谐、居民自治蔚然成风。
如何激活社区自治的“种子”,把居民共建的“胃口”吊起来?福田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探索出新路径:以党建引领为统揽、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自治资源,创新自治载体,丰富社区民主协商方式,激发社区自治创新活力,推动中心城区居民自治提档升级并形成典范,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为福田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奠定组织基础。
抓住“牛鼻子”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突出党的领导作为打造典范社区的核心要求。福田区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组织对社区环境营造、自治组织协商、社会组织服务、经济组织反哺、居民参与互助等五个能力的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园岭街道长城社区运用大党建新格局、多单元微治理的思维,积极探索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搭建党建引领下的“1+N”多元社区治理架构。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策群力推进长城一花园业委会成功换届。同时,有效发挥居委会居民自治功能,以民生微实事为载体,及时解决了社区停车难、环境差等,受到业主好评。例如核电花园8~9栋老旧破损休闲连廊翻新改造,投入财政资金1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2.76万元,实现“社区的事大家办”。
福田街道福华社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小区党支部牵头,团结业委会、业主自治组织和物业公司多方联动”的“一核多元”小区管理模式逐渐成型,社区内多一双眼睛发现问题、多一双手解决问题。如武警大院党支部主动引进新物业,有力促进了社区联动治理和小区安全稳定。今年9月,在强台风“山竹”灾后清障行动中,福华社区党委各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全员出动,清理倒伏树木、疏通辖区交通要道,“红马甲”熠熠生辉。
华富街道莲花二村社区以“三网融合、三员合一、同采同办、共治共享”为突破口,通过改变组织架构、融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模式等举措,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升治理服务效能,获区领导点赞。如今,社区“三员合一”(网格员、安全员、综治员)共采共办共享数据信息,实现小问题当场解决、棘手问题小组联合处置、大难题小组跟踪督办负责,有效提高工作实效。
夯实硬支撑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共治
突出阵地建设作为打造典范社区的战略支点。福田区有一批街道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将多元力量纳入社区议事网络,依托丰富的社区资源,探索建立“民意厅”“议事亭”“自治公园”等多元化、各具特色的议事平台,丰富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手段,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大力推进居民自治典范社区“标准+”。
莲花街道狮岭社区推行“心愿驿站”党建项目,通过党员服务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和“服务资源”,真正实现需求索取与资源供给的“双向认领”。辖区独居老人唐阿姨随手填了张心愿卡:“希望社区能给独居患病老人多一些医疗服务”。经过心愿搭配流程,社区党委精准对接了“医疗智囊团”张医生,上门为她和老伴诊疗。唐阿姨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随口一句话通过心愿驿站得以迅速实现了。”
华强北街道通新岭社区坚持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纽带,利用党代表进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会等平台开展居民自治议事,推进扁平化管理,全力提升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服务类别为社区群众服务,覆盖长者、儿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志愿者、家庭六大领域。如“巩梦精英”社区篮球训练营、儿童国际培训班、精神卫生讲座、爱心义诊、家庭计划等活动深受居民欢迎。
福保街道益田社区创新建立“一核二网三化四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凝聚作用,带动社区各类组织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其中,社区以“党居议事会”为平台,共商“民生微实事”项目,共计34个民生项目快速落地。统筹领导由“党组织+居委会+管理处+社区法务团队”组成的综合性调解队伍,带头组建“党员+居民+社会组织”邻里互助会,开展涵盖矛盾调处、关爱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各类服务党员群众的活动30余次。
打好组合拳营造邻里互助和谐氛围
突出环境建设作为打造典范社区的有效途径。各社区充分发挥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用公序良俗的力量规范社会行为,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同时,集中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设立“社区自治活动月”,不断强化居民的社区自治理念和家园爱护意识,形成手牵手邻帮邻、社区和谐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南园街道巴登社区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并在社区广泛张贴,开拓社区治理新思路。《村规民约》涵盖了安全管理、出租屋日常管理、社区综合治理、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针对社区痛点,挖掘问题短板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体现了社区治理法治、自治相结合的创新思路。
梅林街道下梅社区搭建“新街坊在行动”互助平台,凝聚“两新”党员等居民自治核心力量,目前已组织了30余次关爱行动。当邻居“线人”反映老人精神状态不佳时,小组成员随时到访安抚;当发现老人腿脚不便时,小组成员携精美拐杖送上门……“新街坊”俨然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新家人”,乱报警、邻里冲突等难题得以化解。
趟出新路子激发社区居民自治热情
突出机制建设作为打造典范社区的重要保障。有一批社区通过建立完善社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交叉任职机制,探索“网上提议、网上议事、网上决策”自治机制等,不断强化居委会“议事、监督、纽带、服务”功能,促进社区自治发展。并培育一批群众拥护、热心公益、时间精力充沛的社区居民,逐步发展成为社区自治的骨干。
沙头街道金地社区创新“社区治理标准化”,涵盖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社区管理四大领域。社区成立了党群“守望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采用党员义工和群众义工相结合,分为综合治理、卫计服务、宜居社区、文体宣教、帮困扶弱、外联统筹六支队伍,志愿者达60余人,激发了群众关注和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
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创新构建“一核二联三平台”,充分发挥“党居社企群统”多元共治的优势,并将党建和新媒体结合,打造“新时代”直播间。日前,辖区举办第十二届邻里节活动,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邀请居民担任直播员,讲述身边好故事、传播社区好声音,让直播间成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平台。此外,社区居委会下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解决物业矛盾纠纷等社区治理难题,着力补齐基层治理短板。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有着感知居民美好生活最直接、最敏锐的触角,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重要落脚点。福田第一批“居民自治典范社区”的出炉,不仅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自治路径。到2020年,每一个典范社区都将建立一项务实管用的制度,并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长效机制,有效促进辖区所有社区自治提档升级。更重要的是,告别社区“陌生人社会”,推动原住民、来深建设者和新移民等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打造“一核引领四轮驱动”(党建引领,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参与)的社区自治新模式。
(方壮芳 温银妮 佟艳婷 朱智标)
新闻推荐
留美海归和他的“科技杂货铺”访市海归协会理事、创意银行创始人杨霆鹏
创意银行就像一家“科技+生活”便利店。深圳侨报记者谢青芸文/图配戴30分钟就能轻松入睡的智能睡眠眼镜,重量只有20g、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