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运货车通过“智能地磅”系统。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庞泽欣 通讯员 濮宣) 昨日,记者从黄埔海关获悉,黄埔海关已在全国率先推出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通过“厂港联动”“厂港一体”,“智能卡口”“智能地磅”“智能审图”“智能装卸”和“智能选查”5项智能监管,再叠加“湾区水上巴士”等一系列通关便利政策,实现企业24小时报关、口岸24小时通关、船舶24小时通航。
24小时通关“用机器代替人工”
据介绍,以往货物通关会受到船期、正常工作时间、码头等限制。目前黄埔海关在试点码头采用5种智能化监管手段,消除了上述限制,实现了海关口岸监管24小时作业,企业跨境货物全天候通关。
记者看到,载运货车到达“智能卡口”后,通过“车牌识别系统”或者扫一扫手机二维码,即可获知查验处置或已放行可装船等信息。车辆从停稳、扫码到获取提示入闸,整个过程大约30秒。通过“智能地磅”系统,企业收到过磅指令后,经过上磅、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检测采集重量等环节,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黄埔海关监管通关处物流监控科科长田松表示,系统获取的数据量越多“学习”越快。目前这套系统对集装箱的识别率达到98%以上,随着机器的自我修正和自我学习,未来这个比例还会提升。把“人做的事交给机器去做”,能够有效化解监管人力资源不足矛盾,促进口岸提效降费。
据介绍,以往海关人工查验一条1000吨的货船,从接收指令直至查验完毕放行至少需要3个小时。而智能监管后,则只需要20~60分钟。
广州捷普电子有限公司高级物流经理黄海峰表示,新的通关模式下,晚上或节假日都能24小时出货,企业的整个物流速度会加快一到两天,相当于企业库存水平下降300万~400万美金左右。
24小时报关通航提高周转速度
据介绍,黄埔海关具有前港后厂的特点,通过“厂港联动”“厂港一体”两种模式,企业能够实现“进口卸货直提”以及“出口抵港直装”。“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平台,足不出户实现24小时报关。企业可以灵活安排库区24小时装货出厂,极大减少货物堆存的时间和费用。”田松说。
此外,“水上巴士”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内外贸、进出口同船运输、驳船水运中转、内贸跨境运输等多种水路运输模式。航运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关港信息交互平台”提前预配舱单,共享舱位信息,船舶能够多港停靠,随时装卸,并依据海关泊位智能装卸监控系统提示自助清关,口岸实现进出境船舶24小时通航。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前报关、关税自报自缴、电子支付、自打税单以及汇总征税和保证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实现全流程无纸化通关。
黄埔海关副关长王侃表示,新的通关模式在时间上打破了口岸作业时限,企业跨境货物可以全天候随时随地通关;在地理位置上充分发挥了黄埔港的区位优势,同时把东莞港,深圳蛇口港、盐田港以及香港葵涌港等枢纽港口串联在一起,不仅提高了海关自身的管理效能,同时优化整合口岸资源,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新闻推荐
龙华区、盐田区分别召开干部会议宣布主要领导职务调整 杜玲任龙华区委书记 陈清任盐田区委书记
宝安日报讯昨日下午,龙华区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市委关于龙华区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经省委、市委批准,杜玲同志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