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资料图片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温现青)近日,由陕西省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延安市演艺集团和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联合出品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原创话剧《亲格蛋蛋的红黄蓝》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礼堂首演。
该剧以“老区看特区,特区看老区”的文化视角,通过几位延安青年在深圳创业的艰辛历程和命运转折,反映了红色文化、黄土风情、蓝色文明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区和特区的历史巨变,生动诠释了关于梦想、改革、奋斗、幸福的时代主题。
这部剧由陕西省延安市文广新局和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签约。签约后,福田方面派出艺术家多次赴延参与具体工作。专家们普遍认为,该剧接地气、扬正气、显底气,既有红色文化基因,又有青春时尚元素,演出形式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这种双城合作、原创落地的文化行为,更有利于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实现精神共赢。
延安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树栋说:我们选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演这部由延安老区和深圳特区两座城市文化部门首度联手打造的这台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话剧,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文艺队伍,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同时更加彰显出两地的文化自信,是向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从剧本打磨阶段就一直给予高度关注,他说,《亲格蛋蛋的红黄蓝》,以几个成长于改革开放中页的陕北青年勇闯深圳的经历,勾勒了大时代给小人物提供的发展机遇,描绘了小人物在大时代的命运转承。由小人物的成长故事,书写了发生于深圳这个改革开放试验场的中国故事。令人欣喜的是,剧作由人物的迁徙和身份转换,勾连起乡村与城市,串结起老区与特区,使作品别具社会历史的纵深度与人文精神的丰厚度。
中国田汉戏剧研究会会长周光评价说:《亲个蛋蛋的红黄蓝》以西化的散点透视结构和诗歌的语言形成了这部话剧浪漫的特色。作为一部以深圳为背景,反映改革开放成就,尤其是物质文明发达以后中国人在精神面貌方面的变化与追求的原创话剧,作者的追求是明确的和贯穿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基础决定精神状态。从这台话剧中能够捕捉到红黄蓝彩等主要人物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而同步产生的精神上的“变变变”。而这个“变变变”,恰恰是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重要标志。
福田方面认为,2019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9周年庆祝日,10月1日又喜逢建国70周年好日子,一部剧从文化的角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让人们重温延安精神、深圳精神、改革精神,思考从老区到特区这一路的奋进,以及人们奔向美好生活,建设家园的愿景,诚为可贵。当初,深圳的建设者们通过发扬延安精神,开天辟地、建立了特区,现在,在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节点上,延安精神、特区精神将再一次唤起人们开拓进取的豪迈激情!这部剧纵向回顾历史、横向缔结友谊,双城联袂,致敬城市,致敬祖国,顺应时代,及时发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该剧编剧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市福田区作协主席秦锦屏,是延安市宝塔区荣誉市民,对圣地延安这块光荣的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用她的话说:“我本身就是一个闯深圳的陕西人。我热爱特区的创业环境和美好的现代生活,也热爱圣地延安的山山水水和这里的人们。在延安,我能获得更加丰厚的精神支点和奋斗勇气,而淳朴厚道的民风民俗,又让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据悉,该剧将进一步打磨提升,拟于2019春节前后赴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巡演,致敬改革开放,献礼建国70周年。
新闻推荐
扫码进入深圳ZAKER视频《暖心暖胃!华强北街道工会大食堂开业》深圳晚报讯(记者佟艳婷)12月20日,福田区华强北街道总工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