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中小学“红领巾河小二”护河志愿服务队。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马琳洁 曾贤平 通讯员 夏昕昕) 昨日,记者从共青团南山区委了解到,自2017年全国首个护河治水特色U站——“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U站成立以来,目前参与服务的护水治水志愿者达9573人次,服务时长19376小时,助力南山治水攻坚效果明显。
组建志愿者服务队
推动各界参与护河治水
“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站,是在全市志愿服务助力治水攻坚工作的背景下,由共青团南山区委建设的全国首个专业护水特色U站,位于深圳大沙河与深圳湾交汇处,集治水宣传、水质监测、青少年教育、志愿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护河治水志愿者的重要阵地。
该站在全市护河治水工作中发挥了“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重要作用。“一个中心”是指成为河道护水志愿服务的值守中心;“三个基地”是指成为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基地、青少年环境教育实践基地、水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和项目交流基地。
在这里,护河治水志愿者被称为“河小二”。在运营U站过程中,共青团南山区委以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制为基础,以南山区义工联为抓手,联动深圳市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南山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大沙河“河小二”护河志愿者队、“河小二”骑行志愿者服务队、南山环保志愿服务队等,组建了15支“河小二”护河志愿者服务队,推动各界参与护河治水。U站还组织成立了南山区中小学“红领巾河小二”护河志愿服务队,开展巡河、检测水质、清理河道垃圾、环保手工、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活动,并成立了“红领巾小河长”宣讲团,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宣讲。
共青团南山区委还定期举办志愿者河长研修班培训活动,为各级志愿者河长普及南山区水文状况、河流水质等情况,要求各级河长当好河道管理的巡查员、宣传员。
建立健全机制
推进志愿服务网格化建设
在“河小二”中,水质检测巡河队、绿道骑行护河队、在校大学生环水治水团队等发挥不同的作用,组建成护河治水志愿服务网格,定人定责,对辖区内大沙河、后海河、桂庙渠和铲湾渠等27条河道进行日常巡查工作,开展每周不少于1次的河道巡查,监督举报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对重点河段如大沙河,U站要求加强巡查力度,实现每天一巡查,每周一检测,每月一反馈。同时与市河道管理中心、南山区环水局等部门密切联系,探索建立巡查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同时,U站还组织南山区义工联各直属组、街道志愿者协会和团体义工队积极参与护河工作,不定期开展河道清理,垃圾分拣行动,发挥志愿者带头及示范表率作用,感染带动市民积极参与护河治水工作。
在开展护河治水志愿服务过程中,U站注重宣传,邀请各大媒体及企业参与护河治水志愿服务体验活动,扩大护河治水志愿服务影响力,同时以组织青少年参与护河志愿服务体验及研讨班学习的方式,积极推动青少年参与护河治水,并以学生带动家长参与护河治水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护河治水志愿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据统计,U站共开展123场护河治水活动及宣讲教育,参与5场大型护河治水论坛,组织环保课题研究,申请专利10项。参与服务的护河治水志愿者9573人次,服务时长19376小时,收集市民建议310余条,服务市民近10万人次。
新闻推荐
涉案违法建筑被拆除。晶报讯(记者李婷菊通讯员梁剑宝/文、图)去年8月,南山区检察院接到深圳市检察院移交的一条线索,反映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