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郑健阳
在一次体检中,药剂师林小姐被检出早期肺癌,她头也不回地赴广州找名医治疗。她在广州租房、排队,从看病到住院,每一次都要等上个把月。近日,她“打道回府”回到深圳,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找到了北京来的“国家队”专家,不出深圳就能获得国内顶尖专家的治疗。
记者了解到,深圳的“名院”建设正在迈上新台阶。2014年,深圳推出以“名医(名科)、名院、名诊所”为重点的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其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举办新建医院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市肿瘤医院带动深圳肿瘤学科发展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又称“深圳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正式启用。作为全市唯一肿瘤专科医院,随着两台直线加速器开始“列装服役”,不仅缓解了全市放疗资源极度短缺的局面,还实现了外科、内科和放射治疗为主的三大肿瘤治疗手段全部齐备,肿瘤“国家队”在深圳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深圳市肿瘤医院于2015年底试运营,2017年3月正式开业。开业以来,该院实行“一院两区”的运营模式,北京、深圳两区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优质医疗资源,填补了深圳市肿瘤专科医院的空白。
运营一年多,该院快速带动深圳市肿瘤学科的发展,医院影响已经辐射到港澳及东南亚。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派出肿瘤防治专家“国家队”、有超过50名的国家级专家扎根深圳开展工作。医院已开放12个病区、396张床位。2018年4月10日,医院与南山区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南山肿瘤中心,将建成深圳中西部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肿瘤治疗中心。
多家名院各有特色稳步发展
深圳市“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规划新建的三级医院,将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或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借助其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新建医院快速发展。这些“名院”正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特色作用,满足深圳医疗的各种需求。
由南方医科大学运营管理的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自2015年底开业以来,已开设16个诊疗中心(诊区),包括47个科室、26个病区、892张床位,初步实现“院有品牌、科有特色”的良好发展格局,正全面推进创建“三甲”工作。
位于坪山区的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由德国汉诺威国际医学创新公司、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萨米教授及其团队运营管理,总规划床位600张,2017年12月开始试运行。医院的设备及人员逐步到位,正全力开展正式开业的相关准备工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由中山大学运营管理,规划总床位4000张。自2018年5月11日正式开业以来,开展高水平手术1000余台,其中三四级疑难手术占比近七成。
在深圳市其他新建市属医院中,初步确定了华大基因运营市吉华医院,中山大学运营沙井片区综合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九医院)、深圳大学运营市平湖医院、北京大学运营市新华医院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吕晓春)2018年12月31日,由坪山区建筑工务局承建的坑梓特勤消防站、大万消防站主体工程封顶,预计今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