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旖露)“研发配套不全,保障机制不顺,创新氛围不浓,成为严重制约深圳医药创新发展的短板。”科技界政协委员王皖松等在政协会议上建议,应在南山高新区、福田河套地区、坪山区等引进先进药物创新研发大平台,由政府投资引导,市场化机制运营。
王皖松委员指出,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很大。一是缺乏统一的高水平生物医药创新大平台。以南山和坪山的孵化基地为例,南山高新区孵化器主要为研发公司提供低价物业,坪山加速器以出租办公场所和车间为主,两者皆缺乏合理规划和相应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二是缺乏与新药创新紧密相关的高端服务外包公司(CRO)。目前,全国排名前四的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均在全国布点,但无一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国际知名的新药研发CRO公司也未在深圳设立办事处,这造成本土企业要到外地寻找服务。三是相对缺乏一流的科研机构群和学术团体。此外,深圳相对缺乏真正掌握生物医药成长规律的投资机构,投资机构虽然资金雄厚,但投入生物医药领域的比例很少。
如何补上深圳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短板?委员们建议,政府支持与社会投资相结合,引进先进药物创新研发大平台。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初期投资和启动资金。对于初创期的团队和项目公司使用平台公用设备,按市场价的30%~60%收取费用,由市区财政给予补贴。公共平台除了向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外,也应建设国家或者国际认证的药物分析实验室、中试车间等,为企业提供一些价格昂贵、使用频率低的大型分析测试设备。
新闻推荐
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关于坪山区[燕子岭及石井地区]法定图则01-05地块规划调整事宜的公示
坪山区[燕子岭及石井地区]法定图则01-05地块规划调整申请已经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2018年第22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