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第七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在大芬美术馆开幕。朱洪波摄
用油彩绘就美好的社会发展蓝图,用画笔再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场景……2月27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第七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在大芬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至5月4日。入选的197幅作品中,深圳作者入选有20幅,其中来自大芬的作者入选有15幅,展示了来自大芬原创的实力和魅力。凭借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这一平台,大芬油画已成为深圳市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从2012年开始,每年一届的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在大芬油画村的大芬美术馆如期跟市民见面。该展既是高规格、全国性的艺术大展,又是推动龙岗乃至深圳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更是龙岗区文化产业升级的一次生动实践。
从偏僻小村落变身世界艺术大舞台,大芬油画村走过了30年的历程。见证大芬油画村蝶变的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7年来给大芬油画村乃至龙岗区带来了什么?日前,笔者就此采访了大芬油画村本土原创画家、大芬美术馆和大芬美术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
撰文:梅云霞
原创崛起擦亮龙岗文化名片
经过30年沉淀的大芬油画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从临摹到原创,从商品到艺术品,从产业到学术,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转变,从低价的临摹转变为原创的艺术品,大芬就没有"世界油画,中国大芬"的美誉度。”大芬美术协会会长谢非表示,从2012年第一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开始,大芬的原创力量越来越强大,大芬本土画家入选的国内各展会的作品数量逐年增加,在擦亮龙岗文化名片的同时,也是大芬油画村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谢非是大芬村的第一批原创画家。他在1999年辞掉美术老师的稳定工作,从东北南下深圳大芬村追梦。“当时美术学院毕业的我,以为可以秒杀半路出家的画匠,但是初到大芬村,我的原创画却得不到认可。”谢非表示,刚开始的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中,后面不断琢磨、研究别人的作画技法,带着坚定的信念,坚持走原创的道路,慢慢在大芬村打开局面。
谢非在2015年被评为深圳市本土优秀画家,成为在大芬村成长起来的原创画家代表。这些年,谢非开个人展览,作品也斩获国内外多个奖项。“我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画廊被淘汰,黯然离场,也看到了不少美术院校的教授、大学生以及全国各地的画家来到大芬村,他们带来了高层次的作品,为大芬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谢非认为,原创的崛起,带动了大芬油画村的转型升级。
“政府一直鼓励原创,以原创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大芬美术馆副馆长梁剑表示,近年来,大芬本土画家的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大展的舞台,所获美誉度不断攀升。有的画家作品还走出国门,在欧美国家进行展览,得到欧美艺术家和观众的普遍认可和称赞,“画家筑梦于大芬,大芬成就了这些画家,画家们也成就了大芬文化产业基地,擦亮了龙岗文化名片。”
知识产权输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从2012年起,在家门口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鼓励更多的大芬油画村人加入原创队伍。原创的崛起,推动了大芬油画村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大芬油画村乃至龙岗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芬美术产业协会会长周峰介绍,无论是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还是去年举办的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都让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艺术家、好的作品汇聚到大芬油画村,甚至让大芬油画村人都去靠拢这些优秀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授权,再将作品进行产业化生产,包括临摹、原创的艺术衍生品和周边产品等,做自己的知识产权输出,“目前这种文化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几年的产值呈快速增长。”
“在2008年以前的大芬村,这种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在2008年到2012年之间,大芬油画一直被动地接受设计师的定制;在2012年之后,大芬油画村人开始觉醒,主动对作品进行创新、创意。”周峰认为,这跟市场的大环境息息相关。“近10年时间过去,在对作品进行创新、创意的路上,大芬油画村人从原来的跟风到国内市场的小众,再到现在国内市场的大众,转型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毫无疑问,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它的市场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尽管大芬油画村人对市场的感知很敏感,踩的点很准,但大芬油画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在路上。”周峰坦言,随着人群细分和个性化的需求,不管是通过电商还是线下展览会等途径,大芬油画村只有坚持以美术、艺术为核心的原创、创意,大芬油画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在周峰看来,现在的大芬油画村表面上看起来跟10年前的大芬油画村一样,除了某些局部地方显露大芬油画村的真正气质外,大芬油画村的真正实力和趋势都藏在周边。目前,大芬油画村内有大小画廊和门店超过1200家,周边有超过1000家给大芬油画村文化产业提供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各自分工明确,从画家原作到创意,再到市场、渠道、订单、生产、配送,以及后期维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大芬油画村乃至龙岗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芬油画村举办的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不仅让产业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让艺术家了解了大芬油画村,甚至留下来,让他们的作品在大芬村实现产业化。目前,大芬油画村有不少艺术家签约了产业机构,合作良好。为了继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继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首届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该协会正在参与筹备行业内的IP授权展,即每个艺术家拥有自己的IP,通过把IP授权到行业的产业公司,利用产业链的优势,把与IP相连的艺术衍生品或周边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周峰表示,未来大芬油画村还要举办艺术衍生品创意展。
提升市民审美意识带动文化事业发展
如今的大芬油画村内巷道交错,画廊林立,空气中漂浮着翰墨清香。
在不少大芬油画村人看来,随着全国(大芬)中青年美术展等国内重要书画展在大芬美术馆落地举行,大芬美术馆是除了深圳各大美术馆之外,龙岗乃至深圳辐射周边的一个公共性的艺术公园,也可以说是艺术社区或者艺术教育基地,带动龙岗乃至深圳文化事业的发展。
每到周末,除了带着目的性来大芬油画村买卖画的客户和商家外,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看画展,跟大街小巷的艺术家进行亲密交流。“这对普通市民的艺术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提升市民对美育的认知水平。”周峰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市民能看到一个作品如何从创意、创作的一个点到全流程展现,并且还可以现场体验、交流,感受美的熏陶。
现在,在大芬油画村看展会,然后参与体验油画的生产制作,已经变成一种艺术体验风潮。为了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大芬油画村因此也多了这样的体验小店。这被很多大芬原创画家看作是大芬油画村自带的一种贡献和价值,满足了市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随着市民对美育知识的提升,辐射整个周边地区的大芬油画村还诞生了一个很强大的青少年、成人等群体的培训市场,现在村里的很多工作室都开展了美术培训活动。”谢非表示。
“依靠全国(大芬)中青年美术展积累的好口碑,大芬油画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展会来这里展出。大芬美术馆也越来越接地气了,各地市民可以随时过来免费看展,还能在美术馆内的留言墙上涂鸦自己的心情日记。”在谢非看来,大芬美术馆自带文化事业属性,有限空间得以“用活”“用好”,成为一个公共文化交流平台,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市民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文化修养,推动龙岗区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
“可以说,大芬油画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城区品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梁剑表示,市民审美意识的提升,众多艺术家的加盟,对推动龙岗城区面貌提升、打造地标性建筑和标志性文化项目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新闻推荐
戴斌调研吓围工业区烂尾楼处置有关工作时强调立刻拆除违法建筑 为百姓留出活动场所
本报讯(侨报融媒记者姚兰通讯员宋伟冬)昨日,区长戴斌一行到吉华街道调研吓围工业区烂尾楼处置有关工作时强调,用地前一定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