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街道全面推进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街区。
粤海街道用好校区、园区、企业“三种资源”,组织辖区企业走进迈瑞公司分享经验。
体育文化节丰富辖区居民生活。
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最前列,是深圳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的目标。
一年实施300多件民生微实事、首创为社区长者提供爱心午餐、成立“高新园区物业共治联盟”、打造“1+6”枢纽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完成精品特色社区创建……
一年多来,南山区粤海街道党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南山区七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引领发展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为目标,紧紧围绕“系统化、品质化、特色化”要求,强化街道轴心和社区核心“两个作用”,推进街道、社区、职能部门“三级联动”,用好校区、园区、企业“三种资源”,以党建引领推进共建,以互联互动推进共治,以片区统筹推进共享,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街区,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1
“党建+基层治理”解决基层难题
与其他基层街道相比,粤海街道非常特殊:它地处南山核心区,区内有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大学、商业文化中心区、后海总部区、高端物业小区以及南油老旧片区,商事主体超过3万家,是南山区城市生态最为丰富、产业发展最具优势、产城融合最为充分的街区。如何调动多元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街区,考验基层党委的“智慧”。
粤海街道通过“党建+基层治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粤海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说,粤海街道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始终强化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系统化建设“有神有形”。“神”就是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挺在前面,贯穿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工作的始终,“形”就构建以街道为轴心、社区为核心、支部为支点,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体系。
粤海街道办党工委实施抓基层党建“三三制”,成立街道基层治理智库,街道党政领导、挂点科室负责人分别担任社区党建辅导员和联络员,形成智库参谋推进、街道督导推进、社区具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据统计,去年街道党工委全年开展专题调研18次,召开研讨会、部署会、推进会11次,落实社区党委“四项权力”,统筹资源向社区倾斜,为精品特色社区创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哪里有盲点,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哪里有需要,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粤海街道党工委积极推进“两个覆盖”,坚持党建引路,先后排查企业5000多家,春节后已组织建49个企业党支部。
链接
调动物业共治联盟参与社区治理
近日,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大冲社区相继召开“物业共治联盟”议事会暨联盟党支部会议,就社区今年的民生微实事和重点工作建言献策,通过群策群力共谋社区发展。
议事会会上,各物业单位通过交流探讨形成了多项决定,对联盟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如大冲社区物业共治联盟决定,近期要通过制作工作简报、统一工作制服等方式促进联盟运作规范化,同时搭建物业公司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的沟通平台,提升联盟凝聚力。高新区社区物业共治联盟则决定要强化社区党委、联盟党支部对社区民生微实事的引领,通过举办菁英女性训练营、社区联动单身青年联谊会、企业体育竞赛等活动精准服务企业,举办医疗、法律、家庭教育类培训沙龙各类便民服务活动;发挥联盟及交通疏导队作用,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参与交通疏导分流,助力解决深圳湾生态科技园、高新南一道等路段下班期间的交通拥堵问题。
2
“党建+服务”推进基层服务精准精细化
加强党群共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粤海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委支部“搭台”,党员群众“唱戏”,激发共建活力,积极实施“社区先锋”计划,大力培育群众性社会组织和志愿队伍,孵化“社区先锋”组织40多个。如蔚蓝海岸社区成立“蔚蓝书客厅”“守护蔚蓝”志愿者巡河队;创业路社区成立“商户自治协会”“小区应急救护队”;海珠社区依托小区支部成立“俪人妈妈工作坊”“幸福家长营”“故事棒棒堂”等小区社会组织;高新区社区依托物业共治联盟党支部,成立纠纷调解队、交通疏导队、应急消防队等7支志愿者服务队,成为群众自组织、自服务、自治理以及参与精品特色社区创建的重要平台。
粤海街道还将启动“头雁”工程,制订街道社区“岗位职责清单”和“胜任能力清单”,建立街道社区工作队伍选育用全链条培育体系,提升社区党委书记和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
链接
为群众提供综合性精准化服务
粤海街道建立“1+N”党群服务模式。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作用,加强小区党支部建设,打造居民身边的党组织。目前已组建海岸明珠、浪琴屿等6个物业小区党支部。同时,在滨海之窗、观海台、梦想家园党群服务站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小区党群服务建设,融入议事、服务、引领功能,打通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提升基层党群服务覆盖率。
粤海街道构建“1+6”枢纽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统领,打造大冲片区、高新区片区、深大片区、商业文化中心区、总部经济区及南油片区六大枢纽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区、街道、驻辖区单位行政、执法等资源,为群众提供综合性、精准化服务,推进片区共融、资源共享。
3
“党建+风险管控”联动共治保稳定
粤海街道企业众多。针对劳资纠纷调解、市容环境管理等基层治理难题,街道党工委通过与辖区相关部门和企业互联互动,为探索基层治理闯出新路。
街道与辖区派出所、园区管理单位联动,成立高新园区物业共治联盟,覆盖180多栋楼宇81家物业公司,通过党建引领、行政引导、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展物业管理功能,将物业服务向基层治理延伸,协助街道社区开展安全隐患、综治维稳、市容管理的排查、化解和管理等工作。
街道与区劳动监察大队及央企建筑单位联动,成立在建项目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中心,覆盖辖区23个在建工地,常态化开展送文化、送安全、送关爱、送法律进工地活动,建立“宣传、预警、调解、监察、仲裁”五位一体的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基本将矛盾化解在工地、社区,去年化解各类纠纷325起,涉及金额8500多万元。
链接
粤海商户自治管理协会
街道与区安监、执法部门联动,成立街道商户自治管理协会,建立了协会党支部;组织2358户商户集体签订《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自律责任承诺书》和《环境卫生共约》,使其成为提升市容环境品质、维护公共安全的得力抓手。曾经市容秩序乱、环境脏乱差的登良路、南商路、龙城路等商业街超门线经营、占道摆卖、噪音扰民等违法现象难觅踪影,城区品质显著提升,商户与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4
推动品质化建设 搭建五大企业平台精准服务
粤海街道党委工委通过互联互动,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管理单位等壁垒打破,构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享共治格局,形成联动效应,为党群服务注入源头活水。
街道与深圳大学、市规土委南山管理局、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互联互动,无偿获得党群服务阵地2200平方米,高标准打造创业路、深大、高新区等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全区首次街道级“产城融合”民生微实事大赛,调动上市企业、初创公司、社会组织、学研机构争相参加,报名参赛的企业、机构多达200多家,其中 20强项目涵盖社区读书、健康监测、节水节能、智能环卫、亲情陪伴等众多民生服务领域,初步实现多元参与。
企业兴则辖区兴,企业强则辖区强。互联互动为粤海街道辖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街道班子成员包点开展走访百家企业、座谈百家企业“双百行动”,搭建“企业互动交流平台”“产业空间信息平台”“楼宇企业信息系统平台”“规上企业统计员联动平台” 、粤海商会等五大精准服务企业平台;校企层面,举办“深圳湾创新微论坛”,组织深大专家教授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社企层面,成立“园区学堂”,为企业宣传政策、排忧解难;企企层面,开展走进名企系列活动,推动企业之间交流学习、信息共享。
链接
粤海街道党建“三微”工程
以党建为统领,全面开展民生微实事,不断丰富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和活动内容;实施街道“1+16”党建微创新项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落实16个社区党委书记党建创新主体责任,在服务方式、平台、载体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建设党建微阵地,推广龙城社区邻里广场、海珠社区清风园经验做法,以群众喜闻乐见、润物无声为原则,打造大冲党建广场等更多党建微阵地。
5
四大片区协同互补 特色化建设有声有色
粤海街道组织各社区根据城市形态的不同以及党员群众多元化、差异化需求,通过片区协同,优势互补,推进深大片区、高新区片区、商圈及后海经济总部区、南油老旧片区等“四大片区”特色化建设。
在深大片区,重点突出校社区共融共促。针对深圳大学、创业广场位于该片区的特点,建立3C“微联动”机制,对接校、社、企需求,打造深大政协委员联络站、社区微创空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园区学堂等系列服务平台和载体。
目前,片区微创空间已入驻深大学生创业团队4个,既扶持了创业学生,又促进了社区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已引入深大学生团队300多个,活跃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的新生力量;园区学堂已举办创新创业、心理辅导讲座、活动20多期,成为学校、社区服务企业的重要平台。
今年,粤海街道将发挥街道党校共建和教育主阵地作用。以街道党校为平台,以深大专家教授、辖区企业家为主要师资力量。定期召开街校企联动议事会,开展项目化服务,推进街道服务资源、深大智力资源、企业产业资源无缝对接、共建共赢;继续举办“深圳湾管理创新微论坛”,开展主题式服务,组织校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研讨、分享管理创新经验,把脉问诊,共促企业发展;聘请深大专家教授、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为社区党建或基层治理顾问,开展蹲点式服务,出谋划策、指导指引。
在商圈及后海总部片区,重点突出党建引领共驻共建。结合该片区总部企业多的特点,成立区域化党建联谊会,以党建为纽带,联合华润集团、中海油、恒大集团、天虹等总部企业参与,共享活动和服务阵地,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建立亲清商圈服务中心党委和纪委,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设置监督岗、流动哨,该项目获得区纪检监察系统改革创新二等奖。
在高新区片区,重点突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针对该片区高新企业技术聚集的特点,兜底优化园区营商环境。除建立高新园区物业共治联盟及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中心外,在高新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街道行政服务分窗口,实现“区、街、社”一站式行政窗口服务,同时打造高新区、大冲两个样板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开展人大代表调研、视察活动,为提升园区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去年,街道通过微实事项目开展“促和谐劳资关系进工地系列主题活动”“企业趣味运动会”“企业草地音乐节”等项目,为关怀企事业职员身心健康搭建交流平台。其中高新区社区的企业服务篇之促和谐劳资关系进工地系列主题活动项目开展为期4个月的“四进”工地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讲党课、文艺汇演、法制宣传、义剪等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工地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集合社区力量,为工友送关爱。项目服务直接受益人次1000人次以上,间接受益人次约1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微信推广1000人次。
在南油老旧片区,突出共享美好生活。针对南油老旧片区安全、环境、公共配套短板,在创业路社区新建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提出安全共建、市容共管、服务共享工作理念,成立南油片区商户自治管理协会,建设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安全教育基地和老人儿童活动中心,提升片区安全水平、市容环境,为片区群众提供综合性活动场所,使党群服务中心成为老旧片区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链接
宽严相济提升市容环境品质
近期,粤海街道以宽严相济、疏导结合方式深入推进辖区市容环境治理,显著提升了以南油片区为代表的老旧城区的城市秩序和环境品质。
一方面街道执法队以铁腕手段严格执法,拔掉了盘踞在南商路上长达十年的乱摆卖“钉子户”,联合派出所刑拘了操纵南油夜间烧烤的团伙头目和向废品收购站人员收取保护费的两名涉黑人员,并对城管执法中抗法的两位当事人采取了行政拘留。另一方面,街道还针对居民需求,在取缔违规废品收购站的同时设立了15个废品收购点,以严打和疏导相结合方式,将违规废品收购站排挤出市场。
自去年11月以来,街道执法队以雷霆手段,在辖区派出所支持下,铲除了盘踞辖区多年的26处户外烧烤档、7处乱摆卖水果档、11个非法废品收购站,全面清除了辖区市容环境治理的痼疾。
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新征程,走在前列当尖兵。今年初,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在南山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的目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引领发展的骨干力量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构筑本固基强的战斗堡垒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粤海街道党工委正全力贯彻落实以这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推进精品特色社区创建全覆盖、再提升,为打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贡献“粤海智慧”。
(吴平)
新闻推荐
深圳晚报讯(记者曾贤平)日前,由南山区安监局举办的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首场“关注生命,守护安全”宣讲活动在海岸城海德广场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