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开展植树活动 冼余汉 摄
▲在家乡先贤“凌道扬纪念林”纪念碑前合影 冼余汉 摄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3月12日是植树节,作为植树节首倡者“凌道扬”的家乡,龙岗区布吉街道在这一天举行了一场别致的植树活动,来自布吉街道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市百合外国学校、春蕾小学200多人,在布吉石芽岭公园种植了5000平方米“凌道扬纪念林”,传播其林业思想和育人情怀,助力打造布吉新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布吉打造“凌道扬”文化品牌
凌道扬1888年生于龙岗区布吉老街,是我国植树节的首倡者、近代林业事业的先驱、中国林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凌道扬一生既树林,又树人,为中国林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凌道扬青年时期赴美留学,26岁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后回国,主张“森林救国”,提出振兴林业、保护资源、发展教育、服务民生的思想。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林学刊物《森林》和制订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致力发展中国近现代的林政制度建设和林学教育。
去年,布吉街道致力打造凌道扬故居文化品牌,把这项工作为街道工作重点来抓,得到深圳市和龙岗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12月初,由中国林学会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圳市人民政府,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市林业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部门支持承办,举行了“纪念凌道扬诞辰13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200多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切缅怀凌道扬先生的卓越成就,认真总结和弘扬凌道扬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与为近代我国林学和林业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今年植树节到来之际,布吉街道组织多所学校中小学生参观凌道扬故居和布吉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馆,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选种凌道扬生前喜爱的植物
据布吉街道相关部门介绍,这次在石芽岭公园种植凌道扬纪念林,总体规划植物包括600多棵乔木和5000多株灌木混合,人造竹林与天然林地结合,呈现出明显的南国植被特征。凌道扬先生曾亲手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区内栽种了梧桐、金露华、无忧树和紫薇花,这四种植物各有象征,志在陶情,意在连心,长久化育,能够直观地表现其林业思想和人文精神。
为纪念凌道扬先生,传承其以林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该街道特别精选梧桐、无忧树、黄金竹、红花勒杜鹃和秋枫等其生前最喜爱的观赏植物及乔木、灌木等树种近万株,种植在石芽岭山上,纪念林注重高矮错落,结合景观和生态,营造四季有景、全年有花的景象。
参加植树活动人员除了布吉街道机关干部外,还有居住在布吉的凌道扬侄子凌宏孝等亲属和大中小学生100多人。深百外董事长凌国强接受采访时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生态文明引入校园,培养孩子从小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长大为建设深圳国家森林城市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布吉街道领导表示,通过这次植树活动,让凌道扬林业思想和育人情怀得到有效传播,同时街道将结合凌道扬故居的文化品牌建设,把凌道扬文化品牌打造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湾区品牌,为布吉新城和“山海林城,宜居深圳”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薇 李昌战 冼余汉)
新闻推荐
(记者毕国学通讯员李昌战)为纪念我国植树节的首倡者、近代林业事业先驱、中国林学会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凌道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