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给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点赞。
坪山街道去年启动“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项目,把服务精准送到了有需要的人手里,受到了坪山街坊广泛好评,获第六届“南都街坊口碑榜”优秀奖,今年,坪山街道将完成不少于9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并计划有超半数经费服务于非户籍人口,让更多新坪山人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为100户家庭提供“私人定制”服务
“我的‘微心愿’很简单,要是能给袋米就好了。”这是“候鸟妈妈”陈阿姨的“微心愿”。原来她儿子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多种并发症,因听说深圳的冬天特别暖和,她于是几经辗转从山西老家带着儿子来深圳,希望能有助儿子的康复,但生活拮据。
了解到陈阿姨的情况后,坪山街道及社会组织积极给予帮助,使她从最开始的孤独无助状态,慢慢转变成为现在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而且有一些爱心企业、爱心商店制定了长期帮扶陈阿姨的计划。
据了解,自坪山街道“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项目开展以来,8个月共发放回收微心愿卡300份,经过实地走访、多方考察、民主议事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帮扶等级划分,最终为辖区内100户困弱群体建立精准帮扶档案,并本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为这100户困弱群体提供了精准“私人定制”服务,如居家安全改造、链接资源寻找就业机会、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就学问题、帮助无监护人幼童重返家园等。“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项目获第六届“南都街坊口碑榜”优秀奖。
坪山街道工作人员在开展帮扶过程中敏锐发现,一些困难群众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大米和油,他们因为自身的原因,迫切需要一些特殊的帮助,如求职、伤病等,而且除了节假日,他们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难题,以及一些突发的问题,这是传统帮扶没能解决的。
针对这一发现,坪山街道启动了“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帮扶项目,同时创新推出“1+4+N”工作模式。“1”即是在街道层面成立精准帮扶项目推进小组,“4”是街道下辖四个社区,“N”是社区居民议事成员、社区居民骨干或者代表、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群众等,以政府为主导并集合社会资源,织牢织密精准帮扶网。
将服务惠及更多的外来人口
“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项目不仅打破了户籍限制,而且为了能及时、广泛、准确地收集到困难群众的“微心愿”,还组建了跨组织合作服务队伍,以社会组织为依托,实现社会组织间分区域服务,跨界合作,设定区域队长,由区域队长联合统筹区域工作,实现“网格化”精准帮扶,最大限度地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坪山街道建立了“微心愿服务清单”,立足需求设计精准服务项目,真正做到老百姓点服务,政府来买单。
今年坪山街道还将持续实施民生微实事解决民生问题,坪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夏雷表示,今年要完成不少于9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充分调研居民需求,建立常态化项目征集机制,建立“民生微实事”项目参考库,召开“民生微实事”项目推介会。
夏雷特别提到,今年的民生微实事将安排不少于50%的经费用于非深户籍居民民生项目,进一步提升民生微实事项目社会受益面。“坪山街道的外来人口众多,我们要将目光投向更多新坪山人以及非户籍人口,让大家同享福利。”夏雷说,社区工作站服务于原居民的传统模式要打破,过去“村”的概念要破除,“民”的概念要延展,倾听更多人的呼声,解决更多人的问题。
夏雷还表示,民生微实事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党建引领和创新导向”,要在党建引领下,奔着居民的需求而做,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创新方法和路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民生项目。
采写/摄影:坪山通记者曾海城
通讯员陈雪娜刘璐
新闻推荐
坪山打响重点项目征拆大会战 地铁14号线、16号线已完成部分签约
为创新坪山拓展发展空间。3月4日,坪山打响重点项目征拆大会战,聚焦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征拆工作,尤其是地铁14号线、16号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