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手机“扫一扫”投放垃圾。
侨报融媒记者 何小娟 文/图
3月14日,龙岗区布吉街道龙岭社区龙岭新村居民练家珍把家里的垃圾进行了分类,然后带着塑料瓶、废纸箱等可回收垃圾走到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机,用智能IC卡一刷,将垃圾分类投进各个窗口,屏幕显示:“余额21.8元”,此次投放后增加了0.96元。
“家里的垃圾扔之前先分一分,既环保又能换钱。”今年73岁的练家珍告诉记者,用手机APP扫一扫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上的二维码,操作起来更方便,很多不会使用手机APP的,用智能IC卡也行。
垃圾智能分类
有效提高居民参与度
据了解,龙岭社区去年11月引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不少居民已能熟练操作,每天都有人前来“扫一扫”投放垃圾。记者在龙岭社区看到,这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就设置在龙岭路人行道上,社区志愿者U站对面,回收垃圾主要有玻璃、金属、塑料瓶、纸张四类,居民将可回收的垃圾投进去,终端会根据种类称重,并立马返还“现金”。
“原来深圳将每周六定为资源回收日,有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天天都是资源回收日。”练家珍不仅是龙岭社区居民,也是社区的志愿者,她日常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白天人们要上班,我们便利用晚上时间,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引导街坊邻里往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放。”
“龙岭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有1.5万居住人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何变废为宝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据龙岭社区工作人员李陈蓉介绍,近年来社区通过不同方式在居民中宣传、倡导垃圾分类,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的引进有效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联合超市与学校
广泛发动市民参与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除了能变现,还能兑换积分,居民下载APP后就可以凭借积分在商城里兑换商品。
“龙岭社区把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与社区爱心超市联合起来,居民可以直接用APP上的积分到超市购物消费。”李陈蓉告诉记者,目前龙岭社区正在创建文明城中村试点,这是共建示范点的举措之一,发动辖区居民、商户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中。
记者了解到,在龙岭社区,不仅居民小区引进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辖区的龙岭学校也有这种智能设备,广受师生欢迎。
该校德育主任廖斯妹告诉记者,学校将垃圾分类纳入到班级量化考核中,对积分高的班级进行表扬激励,以此促进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该校还大力倡导“小手拉大手”,让学生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深圳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目前,不少社区正推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居民也积极参与其中。龙岗区作为深圳垃圾分类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多年来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不仅龙岭社区,在龙岗区天健现代城小区、大运软件小镇园区等都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还有很多社区通过不同方式在居民中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如位于龙岗区横岗街道的信义御城豪园小区,通过组建楼栋管家、垃圾分类督导员、垃圾分类志愿者“三合一”,打造垃圾分类精品优秀小区,卓有成效。
新闻推荐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个体私营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深圳市龙岗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服务工作纪实
深圳市龙岗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服务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