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将关注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与儿童人身安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侨报融媒通讯员 陈勇 摄
本报讯 (侨报融媒记者 黄婷婷 通讯员 晏杭丽) 近日,龙岗区妇儿工委副主任、区妇联主席王米娜,副主席李晓霞及相关部室负责人一行前往龙岗区外国语学校开展儿童友好型试点学校调研,参观试点项目创建情况。作为龙岗区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中儿童友好型学校的试点,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以“儿童,让校园更美好”为目标,将关注儿童心智的健康成长与儿童人身安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呵护儿童的身心安全。
从儿童视角出发 改造校园环境
在校园建设的细节上,该校从儿童视角出发,细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安全及学习、生活需要,进行了洗手间改造、饮水机改造,实行安全监测,在全校范围安装教室和墙体等边缘防撞条,并规划儿童游乐中心等。
目前,学校正在推进改扩建项目的规划与落地,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促进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在儿童友好型学校改造中,让儿童成长更安全、更健康、更全面、更有个性。
围绕“儿童参与” 开设创意课程
学校以儿童优先、儿童平等和儿童参与为理念开设了创意课程,如:建立儿童议事会,让儿童发声并参与市政建设与校园建设。儿童议事会成立至今,已提出有效提案30余件,促进了学校建设的人性化与科学性。成立儿童七彩义工队,以义工活动为载体,健全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开设“我爱龙岗”课程,开展野外考察课程等社会实践类活动,发挥社区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学生爱国爱家仪式的培养。
整合家校资源 营造美好教育生态
儿童友好型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龙外整合家校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万千教师进家庭”,普访率达到100%;开展三级家长课程,开展“三个1”系列家庭教育活动——每月开展1次家庭教育讲座,每周组织1次“家长工作坊”,每天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教育孩子;形成班级、年级、学校家长委员会三级联动模式,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课程开发等工作中来;做好“幸福家长学校基地”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开发切合家长需要的家庭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家长不定期授课,编印《美好父母成长手册》等,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营造美好和谐的家校教育生态。
新闻推荐
上水径公交站第一个停车位没有站台。大芬地铁站公交站只有两个车位。左右家私公交站车位旁是绿化带和护栏。侨报融媒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