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报道:临近清明,越来越多市民前往深圳市殡仪馆祭拜。据了解,目前,市殡仪馆改扩建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封闭多年的正门通道开启。全部工程计划于2022年竣工按成,建成后的设施能满足深圳未来20年的殡葬需求。
改扩建项目分为五期进行
位于龙岗沙湾的深圳市殡仪馆建于1983年,现有设施老化、落后。随着深圳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快速增长,深圳市殡仪馆已难以满足日常殡葬业务的需求。据了解,深圳每年死亡人数近1.5万人,市殡仪馆现有火化炉13台,日处理量30人,业务量远超负荷。新殡仪馆建成后,火化炉将有26台,日处理量将达到80人,能满足未来20年需求。由于是在原址上改建,涉及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对项目进行优化,所以建设部门对工期进行了适当延长,目前预计2022年竣工移交。由于项目尚在施工中,导致殡仪馆内部仅余少量停车位,可能会对清明节大量前往祭拜的市民产生影响。
据悉,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于2010年年底立项,并连续多年列为年度重大项目。该项目在市殡仪馆原址进行改造建设,总建筑面积53056.6平方米(其中地下9999.6平方米),政府总投资额32198万元,资金来源为市政府投资。
项目共分五期进行,其中一期包括业务厅、殡仪市场、综合办公楼;二期为悼念厅、污水处理厂、地下车库、连通走廊和遗体通道;三期为火化车间、中悼念厅改造加建;四期为火化车间、遗体处理车间和现有火化车间改造加建;五期为殡仪仓库、殡仪车库。目前施工进度,一期工程现已完成,其中1号楼业务厅,2号楼殡仪市场已经投入使用,3号楼综合办公楼即将投入使用。二期工程的4至10号悼念厅,已完成1/2。三期、四期、五期尚未开始施工。
未来将引入生命教育理念
据介绍,该馆建设参考了《殡仪馆建设标准规范和等级标准》,努力打造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一流殡仪服务环境。新馆建成后,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办丧需求。市民将得到更贴心、更方便、更快捷的殡仪服务,将全面提升深圳市殡葬服务水平。
记者了解到,除了硬件的改进,深圳殡葬业的“软件”也不断提升。比如,2011年深圳市在全国首创的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市民主动走进殡仪馆,参观了解“身后事”的每一项服务,在切身体验中体悟生命的价值。而深圳殡仪馆的微信公众号还开辟了“微祭奠”,让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来祭奠亲友。微信公众号还会推送一些实用信息,比如申领生态葬补贴、防范殡葬“黑中介”等。
此外,新殡仪馆建成后,不仅仅是处理遗体、与遗体告别的场所,还将建成生命教育文化园,让丧属在与生命告别时,也能接受生命教育,更尊重生命。
新闻推荐
为助力龙岗区外贸企业扩大出口,近日,龙岗营业部联合龙岗区团委青创中心、工信局等单位举办“融汇创新.引动未来”进出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