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交流会。
爱华教育董事长张庆阔。
德国专家参观机器人汽车生产线。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对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爱华国际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爱华教育)在近几年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中德“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投入,在呼吁完善“双元制”教学标准的同时,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积极与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打造中德“双元制”职教典范。
3月20日,爱华教育董事长张庆阔携同爱华德国教育专家组一行到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进行考察交流。张庆阔、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主任张建平、国家外专局原教科文卫专家司司长杨长聚、德国西南法伦应用技术大学教授Professor Jürgen Grüneberg、德国韦斯特尔堡职业教育学院校长Joachim Dell、德国库本伦茨手工业协会经理Thorsten Mey、欧中文化经济教育交流协会主席JinYing Bohr-Bai等参加了座谈会。
在张庆阔等人的陪同下,德国专家参观了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正在筹备中的实训基地。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筹备组的相关负责人员向德国专家详细介绍了学校正在筹备的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三大制造”)为一体的职业技能教育基础设施。当德国专家了解到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正在积极引进机器人汽车生产线、智能制造、AR 焊接等技术时,对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提出高度赞扬,希望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能够打造特色的职业技能服务,成为技能创新一体化教育的经典案例。
张庆阔向德国专家一行人介绍,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是由龙岗区政府提供教学场地、教学监管、基础设施及其他政策支持,由爱华教育负责招生和教学活动的组织,由德方提供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证书国际互认。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建立初衷,是结合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建立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职业学校,更是为了探索德国双元制落地,将其打造成契合中国新兴产业结构发展,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于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力量。
张建平表示,深圳市相关部门非常关注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建设工作,认为这是个战略性的好项目,是打造深圳市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示范点的好时机,政府与相关部门将会全力扶持。龙岗区作为中国的产业大区,对高质量人才供不应求,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要对接产业定位与发展需求,全面提升龙岗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引进德国教育资源势在必行。对此,龙岗区还会作出更多政策导向,通过政府引导,形成办学示范的辐射效应,帮助爱华教育打造中德“双元制”办学模式全国示范点。
爱华教育、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德国专家三方在会议中就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更多合作事项详细地交换了意见。德国专家表示对爱华中德国际学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德方也会在教育教学与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提供更多支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深与德方的合作,将中德“双元制”教学工作进一步落实。爱华教育也将持续跟进爱华中德国际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凭借龙岗区先进制造业密集的优势,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技术人才。
新闻推荐
群团工作部张玲先进事迹: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中,制定《宝龙街道创建文明城中村试点工作方案》,构建“115”工作模式;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