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讯 记者近日从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龙华区167处文物点即将完成重新挂牌工作,标志着龙华区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据悉,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完善,得益于龙华区今年年初出台的《龙华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扶持办法》,这是全国首个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扶持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对于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据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对全区167处文物点的重新认定和挂牌,主要依据《龙华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扶持办法》。该《办法》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扶持范围最广,《办法》将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三大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全部纳入了扶持范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二是扶持对象最立体,《办法》改变原有单一的博物馆门票补贴等扶持方式,首次将“非遗”传承推广、培训、展演、博物馆临时展览等五项文化遗产推广活动作为扶持项目,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视。
三是扶持方式最具“活”力,《办法》对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转化进行了重点扶持,明确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权人,在保护修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不可移动文物改造为博物馆、展览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面向公众常态性免费开放,可获得活化利用扶持,这对鼓励社会力量积极投入文物的活化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四是扶持力度最大,为充分调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办法》在扶持标准上坚持既稳妥又积极的原则,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适度提升了扶持标准,如对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最高扶持50万元、非国有博物馆开办最高扶持150万元等,扶持力度在区级文博类扶持政策中具有明显竞争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华新闻记者张瑜通讯员黄丽梅)为了深化龙华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近日,观澜二中邀请长沙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