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邮轮中心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深圳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展示了绿色技术集成的低能耗效果。
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优越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深圳这座全球知名创新城市的又一“软实力”。
前不久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
当前,深圳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一直以来,深圳坚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建设工程领域全力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推动“美丽深圳”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底,深圳有超过100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面积接近1亿平方米。深圳已成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建设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被国家住建部誉为住房和建设领域“绿色先锋”城市。
先行先试,打造“绿色先锋”城市
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平安金融中心大厦、市民中心……从莲花山山顶广场向南眺望,福田CBD的建筑群引人注目。这些建筑均由国内外知名建筑师设计,各具特色,每一座建筑都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这是一个由绿色建筑汇聚而成的城市中央商务区。
先进的建造理念和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孜孜追求,像春天一样,催生了绿色建筑的生长。
“深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走出了一条适合深圳发展实际的绿色低碳之路,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引领示范地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不懈探索与实践,深圳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机制政策与标准规范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形成,建设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日益成熟,规模化普及化成效凸显,深圳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深圳在多个专项领域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或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其中包括:国家机关办公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试点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
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作为深圳绿色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深南大道福田中心区路段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造型别致,建筑底座被抬升至36米,像一个巨大的“漂浮平台”。
该建筑综合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10个大项30个子项的绿色创新技术,综合节电率达50%以上,全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20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86吨,被收录到2016年度的《中国绿色建筑年鉴》作为示范项目面向全国推广。该项目2012年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2017年又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成为广东省首个获得三星级运行标识的超高层办公建筑,同年又获得“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的殊荣。
绿色发展,政策先行。深圳从城市发展规划的长远目标到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不断完善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行业主管部门科学制定符合深圳市实际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
深圳在全国率先立法要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并率先在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绿色之都。
根据城市建设事业绿色发展的需要,结合深圳地理气候条件出台了《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20余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地方标准,不断完善涵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维护在内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积极打造“深圳标准”“深圳质量”,多项技术获得建设工程新技术认证,多个项目受到国家和省里的表彰。
加强监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的发展,除政策扶持外,还需要科学有效的监管。在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方面,深圳建立并完善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全方位的建筑节能监管闭合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一票否决”制。持续开展全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检查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纳入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考核指标,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绿色建材工作,确保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
在既有建筑节能监管方面,持续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加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配套工作能力建设,加强大型公建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维管理,持续开展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连续多年发布《深圳市年度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对用能较高的项目开展能源审计,对部分能耗水平较低的建筑予以公示。
多举措加速打造“绿色发展引擎”
深圳一直瞄准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向第三方评价转变的评价机制;全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规模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积极引入国际标准落地深圳本地项目;绿色生态园区和城区建设持续深化,以光明区发展模式为蓝本指引全市重点片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全国首创“绿色物业管理项目评价”,开展评级标准评价工作。
为加快推动行业发展,深圳大力鼓励本地行业与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发展的靓丽名片。深圳大力培育绿色建筑咨询、节能改造等新型产业,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建设科技创新企业、绿色节能服务领军企业,成为国内同类行业协会标杆。
通过建立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丰富和完善绿色建筑专家库,创新设立绿色建筑专业技术职称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和完善了从领军人才、专家骨干到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全方位行业人才体系,并持续开展面向行业内外的宣贯培训活动,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同时,持续牵头组织、参与、开展包括绿博会、高交会等重大国内国际交流活动;与英国建筑研究院(BRE)等国际著名建筑研究机构开展友好国际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对深圳近年来在绿色建筑、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成就进行推广,营造全社会、全行业关心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氛围,加深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
全力推进绿色湾区建设
生态兴则文明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深圳如何顺应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助力“绿色湾区”建设?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接下来,深圳将立足于本地实际,以国际一流城市为标杆,以问题为导向,抓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加强全过程管控,统筹兼顾增量控制与存量优化,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力争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担当,为绿色湾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出炉 内容分别涉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和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周元春)书记市长领衔督办的2019年度深圳市政协重点提案出炉了。2日,市政协六届二十二次常委(扩大)会议通报...